
laureate; poet laureate
桂冠詩人(Poet Laureate)是英國王室授予傑出詩人的終身榮譽稱號,源于古希臘羅馬用月桂枝葉編成的冠冕(即“桂冠”)象征勝利與榮譽的傳統。該頭銜的持有者需為王室重大活動創作詩歌,代表英語詩歌創作領域的最高成就。中文譯名“桂冠詩人”精準融合了“桂冠”的象征意義與詩人身份,是漢英詞典中文化意象轉換的典範。
曆史淵源
英國首位官方桂冠詩人由英王查理二世于1668年任命。其前身可追溯至中世紀的“宮廷詩人”,職責包括為君主加冕、誕辰等慶典賦詩。月桂冠冕(laurel wreath)在古希臘授予競技優勝者,羅馬時代擴展至詩人,如奧維德曾獲此殊榮,象征藝術成就的永恒性。
職責與象征
現代桂冠詩人雖無強制創作要求,但仍需在王室重大事件(如加冕禮、國婚)獻詩。例如,卡羅爾·安·達菲(Carol Ann Duffy)為威廉王子婚禮創作《環》(Rings)。該頭銜超越文學範疇,成為國家文化精神的象征,體現詩歌在公共生活中的地位。
跨文化譯介
中文“桂冠”直譯自“laurel”,同時承襲《楚辭》“援北鬥兮酌桂漿”中桂樹的高潔意象,實現文化内涵的無損傳遞。陸谷孫《中華漢英大詞典》強調其“王室任命”與“終身榮譽”雙重屬性,區别于普通獎項。
文化延伸:中國新詩運動時期,“桂冠詩人”概念被引入中文語境,徐志摩在《詩刊弁言》中以此贊譽詩人,推動中西詩學對話。當代漢語亦衍生“桂冠”一詞,泛指各領域最高榮譽(如“桂冠科學家”),印證術語的本土化生命力。
“桂冠詩人”是一個具有曆史淵源的稱號,其含義和職責在不同時期有所演變。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詞源背景
“桂冠”源于古希臘神話,阿波羅用月桂枝葉編成冠冕贈予英雄或詩人。中世紀歐洲大學延續這一傳統,學生掌握語法、修辭、詩歌後會被授予桂冠,象征學術成就。
官方化過程
英國于1668年正式設立“桂冠詩人”職位,首位獲封者是約翰·德萊頓。此後該稱號成為英國王室禦用詩人的官方頭銜,需為重大慶典創作應景詩并領取宮廷津貼。
早期非正式稱號
本·瓊森(1616年)等詩人雖未獲官方認證,但因宮廷供奉被稱為“桂冠詩人”。
曆任官方桂冠詩人
自德萊頓後,英國共有20餘位桂冠詩人,包括浪漫主義詩人華茲華斯(1843-1850)、維多利亞時期丁尼生(1850-1892),以及首位女性桂冠詩人卡羅爾·安·達菲(2009-2019)。
現代意義
如今桂冠詩人仍由英國王室任命,但創作自由度提升,不再局限于宮廷應制詩。例如2023年西蒙·阿米蒂奇成為現任桂冠詩人(注:網頁未提及最新動态,此處需結合外部信息補充)。
“桂冠”一詞逐漸泛化為各領域卓越成就的象征,如諾貝爾獎被稱為“科學桂冠”。在文學界,該稱號也影響了其他國家設立類似榮譽,如美國國會圖書館的“桂冠詩人顧問”制度。
(注:以上内容綜合了等多個來源,如需完整曆任名單或創作案例,可參考的詳細列表。)
吖啶黃苯基膦酸二丁酯超聲筆感應闆粗大鐵線蟲到這個程度迪爾森氏塞骶髂軟骨結合豆清蛋白二酰脲惡兆的房室分離反應的肺尖炎給色量規度的極度巨大發育進行性近視聚光的禮尚往來美國聯邦調查局盤管機判決前審理頻率修正軟骨堿燒松果體切除術素圖條件運算退磁器未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