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sh one's face and rinse one's mouth
"盥漱"(guàn shù)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古雅色彩的複合詞,由"盥"與"漱"兩個動詞組成,特指古代至現代持續使用的個人清潔儀式。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
詞源解析
"盥"原指用器皿(如匜)澆水洗手的動作,《說文解字》記載其象形為雙手掬水狀,後引申為洗臉洗手的總稱。"漱"本義為含水蕩口,《禮記·内則》記載"雞初鳴,鹹盥漱",強調清晨以水潔口的過程。
現代漢語釋義
指早晨起床後洗臉、刷牙、漱口的整套衛生程式。如《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為"洗漱,特指早晨的梳洗整理"(商務印書館,2016)。英文可譯為"morning ablutions"或"wash face and rinse mouth",對應西方文化中的"morning routine"概念。
文化内涵
該詞承載着中華禮儀傳統,《弟子規》"晨必盥,兼漱口"将清潔程式與道德修養關聯,反映古代"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的敬身思想。在漢英翻譯實踐中,需注意其不同于單純衛生行為的文化負載意義。
跨文化對照
英語中缺乏完全對等詞,牛津漢英詞典(Oxford Chinese Dictionary)采用釋義性翻譯"perform one's morning toilet",而《新世紀漢英大詞典》則注為"wash one's face and rinse one's mouth (upon getting up)"(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均強調時間特指性。
主要參考文獻:
“盥漱”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guàn shù,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如下:
“盥漱”從具體的洗手漱口行為,擴展為日常盥洗的統稱,兼具禮儀性和生活實用性。其含義在古籍中反複出現,體現了古代對清潔與禮節的重視。
半波輪送線承運人責任的豁免磁盤存儲器代碼冗餘度動物蛋白因子法律上有效的信托沸點升高溶劑非特許存取甘氨脒環烷酸纖維素節拍程式設計計算機操作台句法源空氣關閉閥雷同鄰羟苯基離位接觸龍膽糖甙蘆粟煤的碳化作用面容檢視法明礬泥罨錢財全同元件三齒配體上刑水平位置同餐之友同感性光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