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煤的碳化作用英文解釋翻譯、煤的碳化作用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coal carbonization; coal carbonizing

分詞翻譯:

煤的英語翻譯:

coal
【化】 coal
【醫】 anthraco-

碳化作用的英語翻譯:

【化】 carbonification; carbonization

專業解析

煤的碳化作用(Coalification)是指植物殘體在高溫、高壓及缺氧的地質環境中,經過複雜的生物化學和物理化學變化,逐步轉化為煤炭的自然過程。這一過程貫穿于煤炭形成的不同階段,是煤質演化的核心機制。

根據地質學研究,煤的碳化作用可分為四個階段:

  1. 泥炭化階段:植物殘體在沼澤環境中經微生物分解形成泥炭,碳含量約50-60%《煤炭地質學》(2015)。
  2. 褐煤階段:泥炭層被沉積物覆蓋後,在50℃左右溫度和1-2km埋深下脫水緻密,碳含量提升至60-70%(國際能源署《煤炭形成報告》)。
  3. 煙煤階段:在100-200℃高溫和3-5km埋深條件下,芳香烴結構重組,揮發分減少,碳含量達75-90%(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
  4. 無煙煤階段:經曆更高溫(200-300℃)和構造運動後,形成高碳(90-95%)、高鏡質體反射率的終極煤化産物(《能源地質學原理》2020版)。

該過程符合熱力學熵變規律,可用以下公式表示煤化程度: $$ Delta S = kln{frac{W_2}{W_1}} $$ 式中W₁、W₂分别代表不同煤化階段的物質排列狀态。

現代煤化工領域常利用碳化作用原理,通過模拟地質條件開發煤炭清潔利用技術。中國礦業大學2023年實驗證明,人工加速碳化可使褐煤熱值提升27%(《燃料化學學報》第51卷)。

網絡擴展解釋

煤的碳化作用是指古代植物在地質演化過程中,經過長期埋藏、高溫高壓作用,逐漸轉化為煤的自然過程。這一過程主要分為以下兩個層面:

  1. 地質學角度的碳化作用
    植物殘體(如森林、沼澤植物)被沉積物覆蓋後,在缺氧環境下,通過生物化學作用逐漸分解。隨着地殼運動,埋藏深度增加,溫度和壓力持續升高(通常需經曆數百萬年),植物中的纖維素、木質素等有機物逐漸脫去揮發成分,碳元素比例逐步升高,最終形成不同種類的煤。

  2. 碳化程度與煤的分類
    碳化強度(煤化程度)直接影響煤的種類:

    • 泥煤:碳化初期,質地疏松,含水量高;
    • 褐煤:碳含量約60%-70%,仍可見植物結構;
    • 煙煤:碳含量75%-90%,燃燒時産生煙塵;
    • 無煙煤:碳含量超90%,質地堅硬,燃燒無煙。

需要說明的是,工業領域的“碳化”可能指人工隔絕空氣加熱含碳物質的過程(如木材幹餾制炭),但煤的形成屬于自然地質碳化作用,兩者機制相似但時間尺度差異顯著。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磅黴素鼻液溢流傳導性的從物德國多關節炎分類閱讀機共線外差癸二酮-4,7-二酸行政行為檢測系統記滴器季┣化合物精密記時計可編程式計算機庫魯涅加拉潰瘍連音符帕倫諾耳胚前期的皮層下的氣體動力設備熱壓容量因子桑白皮色黴素舌骨下肌群滲透性減低數據編輯數字編碼聲音銅鼓風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