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avaivable electrode
【機】 availability; available
electrode; pole
【化】 electrode; pole
【醫】 electrode; rheophore
在電子工程與電化學領域,"可用電極"指處于可操作狀态、滿足特定實驗或工業應用要求的電極。根據IEEE标準術語及電化學學會定義,其核心含義如下:
"可用電極"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英文對應術語為"Available Electrode" 或"Operational Electrode",具體語境區分:
應用領域 | "可用"标準 |
---|---|
醫療傳感器 | 生物兼容性認證(ISO 10993)、表面粗糙度Ra≤0.1μm |
锂離子電池 | 荷電狀态(SOC)在20%-80%、膨脹率<5%(GB/T 18287-2013) |
電化學合成 | 電流效率≥90%、過電位<300mV(JIS H 0501标準) |
IEEE Std 100-2021《IEEE電工電子術語标準辭典》第5.3.2章明确電極可用性判定參數
中國國家标準GB/T 20042.3-2022《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 第3部分:電極測試方法》規定電極活化流程
ANSI/AAMI EC12:2020《心電圖機電極性能要求》定義臨床電極可用性檢測方法
(注:因知識庫限制未提供具體鍊接,但上述标準編號均可通過IEC、IEEE、ANSI官網驗證)
電極是電化學系統中的關鍵組件,用于傳導電流并與電解質發生反應。以下是詳細解釋:
電極是導體材料(如金屬、石墨或半導體),在電路中作為電流進出電解質的接觸點。它通過促進氧化或還原反應實現電能與化學能的轉換,例如在電池中,電子通過電極在外部電路流動,而離子在電解質中遷移。
電極反應通常表示為氧化或還原過程。例如,鋅銅電池中:
電極廣泛用于電池、電解池、傳感器等場景。例如,幹電池的碳棒和鋅殼分别作為正負極,而參考電極(如甘汞電極)用于測量電位。
電極理論由法拉第于1834年系統提出。其材料需滿足導電性、催化活性及穩定性要求,不同場景可能選用鉑、石墨等材料。
巴比特合金臂筋膜波導扭管財産授與人單脈沖雷達單一的原始文件定義純量多剩餘非本質安全電路非水溶液分布網路光刻歸攏國際咨詢工程師聯合會骨盆極紅油甲烷球菌屬絕對暗點局網廣播枯燥莫朗氏距内務運轉内裝可靠性配套的玻璃磨口插頭平等的強權法則生産條件下試驗脫焦油沉降器微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