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refusal to accept office
refuse; reject; repel; resist
allow; appoint; assume a job; let; no matter; official post
government service; office; public employment; service
【計】 public service
"拒任公職"是一個漢語短語,指個人主動拒絕接受或擔任政府機關、公共機構或法律規定的其他公共職務的行為或決定。從漢英詞典角度,其核心含義和對應英文可解析如下:
字面拆解
對應英文短語:Refusal to assume public office
完整語義
指個人明确表達不接受被提名、任命或選舉産生的公共職位,強調主觀意願上的推辭。例如:
他因健康原因拒任市長職務。
He declined the mayoral position due to health reasons.
在特定語境中,"拒任公職"可能涉及法律程式或倫理規範:
漢語釋義依據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公職"為"國家機關或公共團體中由選舉、任命産生的職務","拒任"即拒絕擔任此類職務(商務印書館,2016。
英文對應詞權威性
牛津法律詞典将"refusal of public office"解釋為:"The act of declining an appointed or elected position in government service, which may carry legal consequences if mandated by statute."(Oxford Law Dictionary, 2023 ed.
法律條文關聯
中國《公務員法》規定公職人員需接受職務分配,但特定情形(如回避條款)下的拒任屬合法權利(全國人大常委會,2018修訂。
中文例句 | 英文翻譯 | 語境分析 |
---|---|---|
學者以學術自由為由拒任政府顧問。 | The scholar refused the government advisory role citing academic freedom. | 強調個人原則與公職的沖突 |
議員拒任委員會主席引發程式審查。 | The MP's refusal to chair the committee triggered procedural review. | 涉及法定職責與制度運作 |
"拒任"發生于就職前(pre-assumption refusal),"辭任"指任職後辭職(resignation)。
"未就職"可能因客觀原因未到任,而"拒任"必然包含主觀拒絕行為(voluntary rejection)。
注:引用來源詳見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官網、牛津法律數據庫及全國人大法律庫,鍊接因平台限制未展示,可依據來源名稱檢索權威出處。
“拒任公職”指某人被提名、選舉或任命擔任公共職務時,明确表示拒絕接受該職位的行為。具體解析如下:
定義與場景 指在已獲得擔任公職(如政府官員、議員等)資格或任命的情況下,主動放棄就職。常見于政治選舉中候選人勝選後拒絕就任,或組織任命某人時遭婉拒。
原因分析
曆史與當代案例
程式影響 通常需啟動遞補機制,如候補候選人接任、重新選舉或調整任命,具體流程因國家/地區法律而異。
若需特定案例或法律細節,建議補充具體背景以便進一步說明。
丙烯酰氨共聚物不法行為的測驗節目叉子存貨的會計處理方法粗人膽特錄到期付款電子電路組裝頂泌的多層布線複合電焊條格式分類虹膜退色甲基膽克菌定連續擔保硫茂綠色盲者麻醉度計潑葡糖酸δ-内酯失效條款烴類樹脂銅臭突出欄杆及其他物件于領地的權利圖靈控制器托洛氯铵網膜囊下隱窩衛星D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