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切除術英文解釋翻譯、距骨切除術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astragalectomy
分詞翻譯:
距的英語翻譯:
be apart from; distance
【醫】 calcar; calcaria
骨切除術的英語翻譯:
【醫】 ostectomy; osteectomy; osteoectomy
專業解析
距骨切除術(Talusectomy)是一種骨科手術,指通過外科手段部分或全部切除足部的距骨(Talus)。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術語定義與解剖基礎
- 距骨(Talus):是足部關鍵的跗骨之一,位于胫骨、腓骨遠端與跟骨之間,構成踝關節(距小腿關節)的主要部分,并在下方與跟骨形成距下關節,前方與足舟骨形成距舟關節。它是連接小腿與足部、傳遞身體重力的核心骨性結構,其表面大部分被關節軟骨覆蓋,血供相對脆弱 。
- 切除術(-ectomy):源自希臘語“ektomē”,意為“切除”或“摘除”。在醫學術語中,指将病變組織或器官完全或部分移除的外科手術 。
二、手術指征(適應症)
距骨切除術通常僅在保守治療或其他手術無效時考慮,適用于以下嚴重病變情況:
- 距骨嚴重粉碎性骨折:無法通過内固定有效重建,尤其是伴有顯著移位或壓縮時。
- 距骨缺血性壞死(AVN):因創傷(如距骨頸骨折)或非創傷因素導緻距骨血供中斷,發生骨壞死、塌陷,引起頑固性疼痛和功能障礙。
- 難治性感染:如慢性骨髓炎(Osteomyelitis)累及距骨,抗生素和清創術無法控制。
- 距骨腫瘤:良性或惡性腫瘤侵犯距骨,需手術切除。
- 嚴重距骨關節炎或畸形:保守治療無效,且不適合關節置換時。
三、手術方式
根據病變範圍和手術目标,可分為:
- 部分距骨切除術:僅切除病變嚴重的部分距骨(如距骨體壞死部分),盡可能保留相對健康的骨結構和關節面。
- 全距骨切除術:将整個距骨完全移除。這是更徹底的手術,通常需要同時進行關節融合術(Arthrodesis)以重建足踝穩定性和功能。
四、手術影響與後續處理
- 踝關節功能喪失:距骨是踝關節的樞紐,其切除(尤其是全切)必然導緻踝關節正常活動功能的喪失。
- 關節融合術的必要性:全距骨切除後,為恢複下肢負重能力和穩定性,幾乎都需要同期或分期進行胫骨遠端與殘留跗骨(如跟骨、足舟骨)之間的融合術(例如胫跟融合 Tibiocalcaneal Fusion 或胫舟跟融合 Tibiotalocalcaneal Fusion)。融合的目标是形成堅固的骨性連接,消除關節活動但提供穩定支撐。
- 功能預後:術後足踝部将喪失屈伸活動度,步态會受到影響,但成功的融合能有效緩解疼痛,恢複行走能力(常需穿定制鞋具)。功能恢複程度取決于融合的成功與否、肢體對線以及康複訓練 。
五、漢英對照關鍵術語
- 距骨切除術 - Talusectomy
- 距骨 - Talus
- 踝關節 - Ankle Joint / Talocrural Joint
- 距下關節 - Subtalar Joint
- 缺血性壞死 - Avascular Necrosis (AVN)
- 關節融合術 - Arthrodesis
- 胫跟融合 - Tibiocalcaneal Fusion
權威參考來源:
- 《坎貝爾骨科手術學》(Campbell's Operative Orthopaedics) - 權威骨科教科書,詳細描述距骨解剖、病理及手術技術(包括切除術與融合術)。
- 《骨科知識更新:足踝外科》(Orthopaedic Knowledge Update: Foot and Ankle) - 美國骨科醫師學會(AAOS)出版物,提供最新臨床實踐指南與證據。
- 《骨與關節外科雜志》(Journal of Bone & Joint Surgery, JBJS) - 頂級骨科期刊,刊載相關臨床研究及病例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距骨切除術是一種骨科手術,主要用于治療距骨嚴重損傷或病變(如壞死、塌陷、粉碎性骨折等)。以下是關鍵信息:
一、定義與適應症
- 定義:通過手術切除全部或部分距骨(位于踝關節與跟骨之間的關鍵承重骨)。
- 適用情況:
- 距骨體塌陷伴骨關節炎導緻疼痛和功能障礙;
- 嚴重粉碎性骨折無法複位固定;
- 距骨缺血性壞死(如Hawkins IV型)。
二、手術方法
- 切口與暴露:常采用踝關節前外側切口,顯露胫骨下端、距骨、跟骨等結構。
- 切除距骨:将粉碎或壞死的距骨分塊或整體切除,必要時使用骨刀輔助。
- 融合處理:常需同期行胫跟融合術或胫距融合術,切除相鄰關節面軟骨,植入松質骨并用螺釘固定,以維持下肢力線。
三、替代方案與發展
- 傳統方法:單純切除易導緻肢體短縮和關節不穩定,因此多與關節融合術聯合應用。
- 現代進展:全距骨置換術(TTR)通過3D打印個性化假體,可保留關節活動度,材料包括钴鉻合金、钛等。
四、術後注意事項
- 需長期石膏固定(約6-8周)并限制負重;
- 可能遺留踝關節僵硬、步态異常;
- 感染、骨不連等并發症風險需密切監測。
該手術屬于終末期治療方案,需嚴格評估患者骨質條件及功能需求。對于年輕活躍患者,全距骨置換術可能是更好的保關節選擇。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鞍騎性栓子包含列博恩霍弗爾氏狀常備軍沉澱碳酸鎂充氣電纜川椒旦法人行為複發性假下疳功能符公休日環铵槲蕨疥瘡的晶體振蕩器抗麻醉的兩極羅-布二氏征麻點米-波二氏法名義工資年少配位基團剩餘牙槽嵴實時信號處理菘藍往複滑件曲柄機構萬能分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