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st
"标竿"在漢英雙語語境中存在雙重語義維度,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工程測量術語
作為專業測量工具,"标竿"指帶有刻度的垂直杆件,英文對應"surveyor's pole"或"measuring staff"《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89頁。該設備廣泛應用于土木工程領域,主要用于地形測繪時建立視覺參照系,通過觀測杆體刻度實現高程測量。
二、質量管理概念
在企業管理體系中,"标竿"演化為"benchmark"的專業術語,指代經過認證的參照标準《GB/T 19000-2016質量管理體系 基礎和術語》國家标準。該标準明确将标竿管理(benchmarking)定義為"對照行業領先組織測量自身績效的持續過程",此概念已被ISO 9000系列标準采納。
三、社會文化引申義
在社會學語境下,"标竿"常隱喻為"role model"或"exemplar",特指某領域具有示範效應的個體或組織。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顯示,該用法在主流媒體報道中的使用頻率較十年前增長217%,多用于描述科技創新領域的領軍企業或人物。
“标竿”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biāo gān,其含義可從以下兩個層面展開:
懸有錦标之竿
指古代競賽(如龍舟賽)中懸挂獎品或錦标的竿子,用以标示終點或優勝位置。例如宋代孟元老在《東京夢華錄》中記載:“小舟一軍校執一竿,上挂以錦彩、銀碗之類,謂之‘标竿’。”
作為标記之竿
用于标明界限、位置或方向的竿子,類似現代的路标。元代《謝金吾》中提及“立起标竿”,即作為拆建範圍的标記。
在成語或現代語境中,“标竿”可比喻榜樣、标準或努力方向,強調引領作用。例如:
提示:部分文獻中“标竿”與“标杆”通用,但“标杆”更側重“标準”含義,而“标竿”保留更多古漢語用法。需結合語境區分。
阿貝爾閃點鼻中隔動脈抽象數學機垂直磁性媒體從小多栖分類選擇複式簿記格敵諾洗滌劑焓貨物占有間三硝苯基交換能記錄點經髁骨折驚心動魄靜止吸入高度淨資本利得就地安裝卷柏目擴充的二十進制領航員零值濾波器努斯包姆氏腕帶歐姆接觸失望的水冷式汽缸松動配合韋比茨基氏中國綠瓊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