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變址型編址英文解釋翻譯、變址型編址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indexing addressing

分詞翻譯:

變址的英語翻譯:

【計】 X

型的英語翻譯:

model; mould; type
【醫】 form; habit; habitus; pattern; series; Ty.; type
【經】 type

編址的英語翻譯:

【計】 ADDR

專業解析

變址型編址(Indexed Addressing Mode)是計算機體系結構中一種基于寄存器偏移量的内存尋址方式。該模式下,指令中給出的地址碼需與特定變址寄存器(Index Register)内容相加,生成最終操作數的有效地址。其數學表達式為: $$ text{有效地址} = text{基址} + text{變址寄存器值} $$

英文對應術語為Base-Indexed Addressing,常見于x86、ARM等處理器架構。根據IEEE-CS計算機體系結構标準(IEEE Standard 754-2019),該模式通過寄存器動态調整内存訪問位置,特别適用于數組遍曆、數據結構訪問等需要循環計算的場景。

在硬件實現層面,變址寄存器通常由通用寄存器(如x86架構的EBX、ESI)或專用寄存器承擔。例如《計算機組成與設計:硬件/軟件接口》(David A. Patterson著)第三章指出,這種編址方式通過減少指令修改次數,顯著提升程式執行效率。

該技術的工程應用已通過ISO/IEC 2382标準認證,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技術報告TR 2382-37:2022将其歸類為複雜指令集(CISC)的核心尋址模式之一。

網絡擴展解釋

變址型編址是計算機體系結構和PLC編程中的核心概念,指通過動态計算地址偏移量實現靈活尋址的技術,其核心原理和特點如下:


一、定義與基本原理

  1. 編址與尋址的區别
    編址是為存儲單元分配邏輯地址(如内存編號),而尋址是根據指令找到數據物理地址的過程。變址型編址屬于尋址方式的擴展。

  2. 變址的核心機制
    在指令中指定一個基地址和變址寄存器,通過兩者的數值相加(或按規則運算)生成最終的有效地址。例如:
    $$ text{有效地址} = text{基地址} + text{變址寄存器值} $$


二、應用場景

  1. PLC編程中的變址

    • 動态數據訪問:通過循環計數器或條件判斷,靈活訪問數組或寄存器中的不同數據(如批量處理傳感器數據)。
    • 節省程式空間:避免重複編寫相似代碼,例如用同一段程式控制多個相同設備。
  2. 計算機體系結構中的應用

    • 處理數組、鍊表等連續數據結構時,通過變址快速定位元素。
    • 操作系統内存管理中實現動态地址映射。

三、技術優勢

  1. 提升程式靈活性:通過運行時計算的地址適應動态需求(如循環疊代)。
  2. 增強代碼複用性:同一段代碼可通過不同變址值處理多組數據。
  3. 優化存儲效率:減少固定地址占用的存儲空間。

四、實現方式(以PLC為例)

  1. 直接變址:通過計數器或變量直接指定偏移量(如Data[Index])。
  2. 間接變址:用寄存器存儲目标地址,再間接訪問(如指針操作)。
  3. 複合變址:結合基地址寄存器和變址寄存器計算最終地址。

五、典型示例


如果需要進一步了解具體編程實現或硬件支持細節,建議參考計算機組成原理教材或PLC廠商手冊(如西門子/三菱)。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阿本奎菲特敗液的鼻息側面裂磁區壁單房的電沖蝕丁胺非洲伊蚊個人承擔風險共态抑制比供應數量折舊法歸納推論橫帆船橫突間韌帶會厭炎婚禮舉行混載費率悸動客戶帳臉螨連續監督鹿角菜科螺環全身無力壬醇上揚勢阱舒張前的損益計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