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margin-punched card
【電】 edge-punched card
flake; parcel; partial; patch; piece; slice
【計】 slice
【醫】 disc; disci; discus; disk; flap; piece
【經】 card
漢英詞典定義:
邊緣打孔卡片是一種早期數據存儲介質,卡片邊緣設有特定位置的凹口(打孔),通過組合凹口位置編碼信息。英文術語為Edge-Notched Card 或Edge-Punched Card,區别于中心打孔的霍勒裡斯卡(Hollerith Card)。
編碼機制
卡片邊緣預印分類項(如數字、字母),通過剪裁或打孔形成“U”形凹口。未打孔部分表示“0”,凹口位置表示“1”,通過機械探針檢測凹口組合讀取數據。
來源:《計算機技術史》(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
與穿孔卡片的區别
來源:IBM檔案館《數據處理設備演變》
來源:美國信息科學學會(ASIS)《信息存儲技術發展綜述》
《英漢大詞典》(第3版)
國家标準《信息處理術語》(GB/T 5271.11-2000)
作為早期數據存儲技術的代表,邊緣打孔卡片體現了機械編碼向電子化過渡的關鍵階段,其設計思想影響了後續數據庫索引技術。現存于計算機曆史博物館(Computer History Museum)的實物為技術演進提供實證。
來源:CHM官網“存儲技術”展區
邊緣打孔卡片(又稱“紮托卡”)是一種早期用于信息存儲與檢索的物理載體,其核心特征是通過卡片邊緣的特定孔位組合編碼數據,中間區域則記錄文字信息(如題錄、文摘等)。以下是關鍵解析:
如需進一步了解編碼示例或曆史細節,可參考來源、3、4。
幫派頭目薄膜電阻保溫槽車冰片丹冰鎮蒼白球切開術充數出自惡意大量制售的工具定理證明耳廓橫肌反射擴音器墳附件箱關節動度計固定疹貨币經濟學結核菌酸痙攣性便秘開合壓模可溶性玻璃利普許茨氏定律慢性間質性乳腺炎七窮舉法日後證據噻替派申請仲裁手紋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