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雷達頻帶英文解釋翻譯、雷達頻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電】 radar band

分詞翻譯:

雷達的英語翻譯:

radar
【醫】 radar

頻帶的英語翻譯:

【計】 band; frequency band

專業解析

雷達頻帶(Radar Frequency Band)是無線電頻譜中專門分配給雷達系統使用的頻率範圍劃分體系,通常以字母代號(如L、S、C、X等)表示特定頻段。該概念包含以下核心要素:

  1. 頻段劃分标準

    國際電信聯盟(ITU)根據《無線電規則》将0.3-300 GHz的無線電頻譜劃分為多個雷達頻帶,每個頻帶對應特定頻率範圍與波長。例如X波段為8-12 GHz,波長3.75-2.5 cm。這種标準化命名便于全球雷達系統的兼容性設計。

  2. 典型頻帶特性與應用

  1. 技術選擇依據

    頻帶選擇需權衡波長衰減特性(如Ku波段易受雨衰影響)、天線尺寸(高頻段天線更緊湊)及法規限制。美國國防部《雷達手冊》指出,X波段在艦載雷達中的廣泛應用源于其抗海雜波能力與適中的天線尺寸。

  2. 多頻段協同趨勢

    現代相控陣雷達常采用S+X雙頻段設計,通過低頻段廣域搜索與高頻段精确跟蹤的協同,顯著提升目标檢測概率。

網絡擴展解釋

雷達頻帶(Radar Band)是雷達系統工作時所使用的電磁波頻率範圍。不同頻帶對應不同的波長和特性,直接影響雷達的性能與應用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1. 頻率範圍
    指雷達系統發射的電磁波在電磁頻譜中所占據的特定區間。例如,X波段通常指8-12 GHz,L波段為1-2 GHz。

  2. 頻帶與波長的關系
    頻帶越高(頻率越高),波長越短。例如:

    • L波段(1-2 GHz)對應波長約15-30 cm;
    • X波段(8-12 GHz)對應波長約2.5-3.75 cm。

二、常見雷達頻帶分類

  1. 按字母标識分類

    • L波段:穿透性強,常用于地表探測(如地質勘探);
    • S波段:兼顧探測距離與精度,多用于氣象雷達;
    • C波段:平衡性能,適用于航空氣象和船舶導航;
    • X波段:分辨率高,多用于軍事制導和精密跟蹤。
  2. 按頻率範圍劃分

    • 高頻(HF, 3-30 MHz):利用電離層反射實現超視距探測,最大距離可達2000海裡;
    • 甚高頻(VHF, 30-300 MHz):適合遠程空中監視,但易受地表反射幹擾;
    • 超高頻(UHF, 300 MHz-1 GHz):兼具穿透性和中程探測能力,常用于彈道導彈預警。

三、頻帶對雷達性能的影響

  1. 低頻段優勢

    • 更易實現大功率發射和長距離探測(如HF、VHF頻段)。
  2. 高頻段優勢

    • 精度高:高頻段帶寬更寬,可提升距離分辨率(如X波段);
    • 波束窄:相同天線尺寸下,高頻段波束更窄,角分辨率更高。
  3. 應用示例

    • 軍艦雷達:用分米波(L/S波段)搜索目标,厘米波(X波段)鎖定制導;
    • 合成孔徑雷達(SAR):通過高頻波段模拟大孔徑天線,實現高分辨率地表成像。

四、帶寬與中心頻率

帶寬指頻帶的最高與最低頻率差值。例如,探地雷達的帶寬通常等于其中心頻率(若中心頻率為$f_0$,則帶寬為$f_0$),計算公式為: $$ text{帶寬} = 1.5f_0 - 0.5f_0 = f_0 $$ 帶寬越大,信號包含的高頻成分越多,分辨率越高。

如需更完整的頻帶劃分表,可參考國際電信聯盟(ITU)的雷達頻段标準文檔。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伴生色覺爆轟速率不可删除的代序電子陷阱動物組織移植片菲涅耳帶負差效應弗來明氏生發中心高級管理階層的組織與職能梗死廣義模型國際經濟航空暈減號角膜基質焦木的結核性指炎精調鋸工間口瘡性咽峽炎跨域鍊路六鞭蟲屬綠膿的破裂的鉛輝石權詐賽馬用護帶十二指腸旁隱窩酸法制漿造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