蠟葉标本英文解釋翻譯、蠟葉标本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herbarium
分詞翻譯:
蠟的英語翻譯:
candle; cere; wax
【化】 wax
【醫】 cera; cero-; wax
葉的英語翻譯:
leaf; foliage; frondage; part of a historical period
【醫】 foil; Fol.; folia; folium; frond; leaf; lobe; lobi; lobus; petalo-
phyllo-
标本的英語翻譯:
sample; specimen
【醫】 collection; preparation; sample; specimen
專業解析
蠟葉标本(là yè biāo běn),英文對應Herbarium Specimen,是植物分類學、生态學研究中最基礎且重要的實物資料類型之一。其核心含義指:
-
定義與形态:
指經過科學采集、壓制、幹燥處理後的完整植物(或具代表性的部分,如帶花、果的枝條),永久固定在台紙上,并附有詳細采集信息标籤的幹燥植物樣本。其名稱中的“蠟葉”并非指塗抹蠟質,而是源于早期制作中使用的吸水性強的紙張和防蟲處理工藝,使幹燥後的葉片常呈現類似蠟質的光澤或挺括狀态。
-
制作目的與價值:
- 物種鑒定與分類依據:作為植物形态特征(尤其是花、果、葉等分類關鍵器官)的永久性記錄,是植物學家進行物種鑒定、描述新種、修訂分類系統的原始憑證和客觀證據。
- 生物多樣性記錄:記錄物種的地理分布、生境信息及特定時間點的存在狀态,是研究植物區系、物種分布格局、環境變遷的基礎數據庫。
- 教學與研究材料:為植物學教學提供直觀教具,并為分子生物學(如DNA提取)、植物化學等後續研究提供實物來源(需在标本館規範下使用)。
- 模式标本保存:新物種發表時指定的“模式标本”(Holotype, Isotype等)通常是蠟葉标本,具有不可替代的法律和科學地位。
-
标準制作流程簡述:
- 野外采集:記錄詳細信息(地點、日期、生境、采集者)。
- 壓制幹燥:使用标本夾和吸水紙,定期更換直至完全幹燥,以保持形态和顔色。
- 消毒防蟲:常用冷凍或化學方法殺滅蟲卵和真菌。
- 上台紙與裝訂:将幹燥标本固定在堅韌的台紙上。
- 加附标籤:注明學名、中文名、采集信息、鑒定者等核心數據。
權威參考來源:
- 《中國植物志》 (Flora of China): 在其總論或各卷冊前言中,均會強調蠟葉标本作為分類學研究基石的重要性及标本引證的規範。
-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館): 中國最大的植物标本館(館藏代號PE),其官網或相關科普資料對蠟葉标本的定義、價值及館藏管理有權威闡述。
- 邱園(皇家植物園)标本館指南: 世界著名标本館(Kew Herbarium)對蠟葉标本的制作标準、管理及全球意義有詳細說明。
- 《植物分類學方法》 (如 Stuessy, T.F. 著): 經典植物分類學教材,系統闡述蠟葉标本在分類學研究中的核心作用和方法論。
網絡擴展解釋
蠟葉标本(又稱臘葉标本)是植物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幹燥标本形式,其制作方法和意義如下:
定義與制作方法
蠟葉标本是通過采集植物的典型部分(如帶有花、果實、葉片的枝條或整株植物),經過壓制、脫水幹燥後固定于台紙上制成的标本。制作過程包括:
- 采集處理:選擇具有代表性器官(花、果、葉)的植物材料,清除殘損部分,保留關鍵特征。
- 壓制幹燥:用吸水紙和标本夾壓平植物,通過頻繁更換吸水紙加速脫水,确保标本不發黴。
- 裝訂保存:将幹燥後的标本裝貼在标準尺寸(通常29×42厘米或27×39厘米)的台紙上,标注采集信息和學名。
核心用途與意義
- 科研價值:為植物分類學提供實物憑證,幫助研究者跨季節、跨地域比對特征(如中水杉标本展示了葉序和生殖結構)。
- 教育與記錄:作為教學材料直觀展示植物形态,保存植物原始狀态可達百年以上。
- 新品種鑒定:在農業或園藝領域,蠟葉标本可作為新品種特異性狀的法定佐證材料。
制作注意事項
- 形态處理:壓制時需調整葉片方向,部分背面朝上以展示葉背特征(如絨毛、腺點)。
- 材料選擇:台紙需用硬質紙張(如銅版紙),壓制吸水紙需及時更換以防黴變。
名稱辨析
部分文獻指出“臘葉标本”的“臘”應讀作xī(原指幹肉),但現代通用“蠟葉标本”或“臘葉标本”兩種寫法,均指此類壓制幹燥标本。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補助價格初參數垂體性幼稚型促内分泌的氮賓單核二齒配位體單極場效應晶體管澱粉酶酚合安替比林分期付款銷貨成本共同債券工作錯誤國際聯合組織貸款尖音庫蚊較大的機能緊張晶體金肌強直性萎縮技藝雷瑣平名詞組角色汽提段氣象記錄器聲能反射率水準指示器熟練工他方當事人調出體節間裂衛星間激光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