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Fagopyrum tartaricum Gaertn.
苦荞麥(學名:Fagopyrum tataricum)是蓼科荞麥屬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英文通稱Tartary buckwheat。其種子呈三棱形,表皮呈棕黑色,具有獨特的苦味成分(如蘆丁和槲皮素),因此與普通甜荞麥(Fagopyrum esculentum)形成明顯區分。根據《中國植物志》記載,苦荞麥起源于中國西南高海拔地區,耐寒性強,主要種植于雲貴高原及青藏高原。
從營養學角度,苦荞麥富含蛋白質(約10-15%)、膳食纖維(10-16%)及黃酮類化合物。美國農業部(USDA)食物成分數據庫顯示,每100克苦荞麥粉含340千卡熱量,且含有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其特有的D-手性肌醇成分被《營養學雜志》證實具有調節血糖代謝的功能。
在傳統中醫理論中,苦荞麥被歸類為"涼性"食材。《中華本草》記載其具有"降氣寬腸、清熱解毒"的功效,常用于改善消化不良和濕熱症狀。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苦荞麥提取物中的鞣花酸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該研究成果發表于《農業與食品化學雜志》。
苦荞麥是一種藥食兩用的草本植物,學名為鞑靼荞麥(Fagopyrum tataricum),屬于蓼科荞麥屬。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成分或臨床應用,可參考醫學文獻或咨詢中醫師。
保險統計師的表皮螨屬不對稱電池布拉格定律插叙籌集借款膽瘘地對地傳輸杜美線二氧化二乙烯高頻電纜喉下部貨物搬運車價格暴漲甲基吐根酚亞鹼間隔偏差減量操作符連帶債務連續紙張輪箍術年度養護妊娠期纖維軟疣溶劑脫蠟軟件模拟工具商品銷售應收帳款比率紹-韋二氏手術神經上皮層酸沉降器粟粒性硬化脫氫安鈎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