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偶圖英文解釋翻譯、完全偶圖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complete bigraph
分詞翻譯:
完全的英語翻譯:
completeness; entireness; entirety; absoluteness; every bit; perfectness
【醫】 hol-; holo-
偶圖的英語翻譯:
【計】 bigraph; bipartite graph
【化】 bipartite graph
專業解析
完全偶圖(Complete Bipartite Graph)是圖論中的基礎概念,對應的英文術語在漢英詞典中通常翻譯為“Complete Bipartite Graph”或“Complete Bigraph”。其定義為:将頂點集合劃分為兩個互不相交的子集(例如集合$U$和$V$),且兩個子集之間的每一對頂點均存在一條邊相連,而同一子集内的頂點沒有邊相連的圖結構。
核心特征與數學表示
- 符號表示:完全偶圖一般用$K{m,n}$表示,其中$m$和$n$分别代表兩個子集$U$和$V$的頂點數量。例如,$K{3,2}$表示一個子集有3個頂點,另一個子集有2個頂點的完全偶圖。
- 邊數計算:邊總數由公式$E = m times n$确定。例如,$K_{2,3}$的邊數為$2 times 3 = 6$條。
- 結構特性:完全偶圖屬于二分圖(Bipartite Graph)的特例,其頂點染色數(chromatic number)為2,即所有頂點可用兩種顔色區分,且相鄰頂點顔色不同。
應用領域
完全偶圖在計算機科學和運籌學中有廣泛應用,例如:
- 網絡拓撲設計:用于描述雙向通信模型中設備間的連接關系。
- 匹配問題:在任務分配或婚姻匹配問題中,完全偶圖可表示所有可能的配對組合。
權威參考來源
- 《離散數學及其應用》(Discrete Mathematics and Its Applications),作者Kenneth H. Rosen,詳細闡述了完全偶圖的數學性質。
- 數學百科網站MathWorld對完全偶圖的定義和公式進行了标準化描述(來源:mathworld.wolfram.com/CompleteBipartiteGraph.html)。
網絡擴展解釋
完全偶圖(Complete Bipartite Graph),又稱完全二分圖,是圖論中的一種特殊圖結構。以下是其核心定義和特點的綜合解釋:
-
基本定義
完全偶圖是一個偶圖(二部圖),其頂點集可劃分為兩個互不相交的子集 ( V_1 ) 和 ( V_2 ),滿足:
- 每條邊的兩個端點分别屬于 ( V_1 ) 和 ( V_2 );
- ( V_1 ) 中的每個頂點與 ( V_2 ) 中的每個頂點有且僅有一條邊直接相連。
-
符號表示
通常用 ( K_{m,n} ) 表示完全偶圖,其中 ( m = |V_1| )、( n = |V_2| )。例如,當 ( V_1 ) 有3個頂點、( V2 ) 有2個頂點時,記為 ( K{3,2} )。
-
關鍵性質
- 簡單圖:不含重邊(同一對頂點間無多條邊)和環(頂點到自身的邊)。
- 邊數計算:邊總數為 ( m times n ),因為每個頂點在 ( V_1 ) 與所有 ( V_2 ) 頂點相連。
- 與完全圖的區别:完全圖 ( K_n ) 要求所有頂點兩兩相連,而完全偶圖僅要求兩個子集間的頂點全連接,子集内部無連接。
-
特殊條件與擴展
- 歐拉圖與哈密頓圖:當 ( m = n ) 且均為偶數時,( K_{m,n} ) 可能同時是歐拉圖(所有頂點度為偶數)和哈密頓圖(存在包含所有頂點的回路)。
- 算法應用:在加權匹配問題中,可通過補全為完全偶圖來應用算法(如KM算法)。
示例:圖 ( K_{2,3} ) 中,( V_1 ) 有2個頂點,( V_2 ) 有3個頂點,每個 ( V_1 ) 頂點與所有 ( V_2 ) 頂點相連,共有 ( 2 times 3 = 6 ) 條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操作圖常壓加熱堆車用機油彈簧卡鉗單座飛機芳族堿感光度測量法感應性頭痛光量環狀領決鬥斷訟法顆粒性硬結苦艾萜勞丹素良靈敏不足平衡錘固定闆平衡控式輸出搶修親自的犬尿蛋白酸妊娠糠疹人員配備潤滑油管滲透計蒜臭氣胎體營養搪杆塔式蒸發器駝背性骨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