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alliaceous odor
【醫】 Allium sativum L; Allium scorodoprasum
bad smell; effluvium; fume; niff; reek; stench; stink
【化】 off flavour; off odour
【醫】 dysodia; effluvia; effluvium; emanation; fetor; foetor; mephitis; scent
蒜臭氣(suàn chòu qì)指大蒜或含大蒜成分物質釋放的強烈刺激性氣味,具有硫化物特有的刺鼻特征。其漢英對應釋義及學術解析如下:
漢語釋義
指大蒜中含硫化合物(如大蒜素)揮發産生的典型氣味,氣味濃烈且具有穿透性,常被描述為“辛辣、刺激、持久”。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231頁
英語對應詞
Garlicky odor(或garlic-like smell),強調氣味源于大蒜活性成分(如allicin),屬揮發性有機硫化物(VSCs)的典型氣味特征。
來源:《漢英綜合大辭典》吳光華主編,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年,第2876頁
蒜臭氣主要源于大蒜細胞破裂時,蒜氨酸酶(alliinase)催化蒜氨酸(alliin)轉化為大蒜素(allicin)。該化合物不穩定,進一步分解為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等揮發性硫化物,釋放強烈氣味:
$$ ce{2CH2=CHCH2S(O)CH2CH(NH2)COOH ->[text{酶解}] CH2=CHCH2SSCCH2CH=CH2 + text{其他硫化物}} $$
來源:中國知網《大蒜風味化學研究進展》,食品科學,2020,41(9): 300-308
來源:《中華飲食文化大辭典》輕工業出版社,2007年,第89頁
“蒜臭氣”這一表述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主要含義,需結合具體場景理解:
來源與形成機制
大蒜含有烯丙基含硫化合物(如S-烯丙基蒜氨酸),當大蒜被破壞(如切開、咀嚼)時,蒜氨酸酶将其分解為大蒜素,進一步代謝産生硫化物(如甲基烯丙基硫醚)。這些物質通過口腔揮發或進入血液循環,導緻口氣、汗液甚至體表散發蒜臭味。
消化道影響
大蒜攝入後刺激腸道,加速蠕動并産生硫化氫、吲哚等氣體,導緻排氣(放屁)和大便臭味加重。高權威研究指出,硫化物濃度升高是臭味顯著的主因。
部分古籍(如《南史》)及詞典将“蒜氣”解釋為腋部狐臭,因氣味類似大蒜而得名。現代醫學中,有機磷中毒患者也可能呼出類似蒜味的氣體,需結合其他症狀鑒别。
若長期存在異常體臭且與飲食無關,建議就醫排查代謝疾病或中毒可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