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生産損失英文解釋翻譯、生産損失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production loss

分詞翻譯:

生産的英語翻譯:

give birth to a child; manufacture; produce; yield; production; parturition
procreation
【醫】 accouchement; birth; childbearing; childbirth; confinement; delivery
labor; parturition; partus; texis; tocus; travail
【經】 capacity; produce

損失的英語翻譯:

damage; expense; lose; losing; loss
【化】 loss
【醫】 loss
【經】 decrement; loss

專業解析

生産損失(Production Loss)指在工業或制造過程中因設備故障、操作失誤、供應鍊中斷等非計劃性因素導緻的實際産出低于理論産能的差值。該概念包含直接經濟損失和資源浪費雙重屬性,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中被定義為"生産過程中未能轉化為有效産品的物料或工時損耗"[來源1],牛津英語詞典則将其對應為"reduction in output value caused by suboptimal operational conditions"[來源2]。

從産生機制分析,生産損失包含三個核心維度:

  1. 時間損耗:設備停機導緻的無效工時,占制造業總損失的23-41%(國際生産工程學會2023年白皮書數據)[來源3]
  2. 物料損耗:原料加工過程中的超額廢品率
  3. 能源損耗:非穩态生産導緻的單位能耗上升

典型計算公式為: $$ PL = (T_p - T_a) times R_p $$ 其中$T_p$為計劃生産時間,$T_a$為實際生産時間,$R_p$為标準小時産能。ISO 22400标準建議企業采用OEE(整體設備效率)指标進行量化評估,該體系已被納入中國《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國家标準[來源4]。

在風險管理領域,國際損失控制協會将生産損失歸類為可保風險與不可保風險兩種類型,建議企業通過TPM(全員生産維護)體系實現預防性控制[來源5]。最新研究表明,數字化轉型可使生産損失率降低18-27%,特别是數字孿生技術能提前72小時預測61%的潛在損失(世界經濟論壇2024制造業報告)[來源6]。

網絡擴展解釋

生産損失是指企業在生産過程中因特定原因導緻的人力、物力或財力損失,這些損失通常與産品制造直接相關,并會計入産品成本。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定義

生産損失主要包括兩類:廢品損失和停工損失。具體表現為:

  1. 廢品損失

    • 不可修複廢品:已無法修複的廢品所消耗的材料、人工等成本,扣除殘值或賠償後的淨損失。
    • 可修複廢品:修複過程中産生的額外費用(如人工、材料),扣除責任賠償後的淨損失。
  2. 停工損失

    • 因設備故障、原材料短缺等非計劃停工期間産生的費用(如人工工資、設備折舊)。
    • 季節性停工或生産調整(如換線、換模)導緻的損失通常單獨核算。

其他相關損失

部分場景下還可能包括:

影響與核算

與非生産損失的區别

生産損失由産品承擔,而因管理不善、自然災害等導緻的壞賬、存貨盤虧等屬于非生産損失,計入期間費用或營業外支出。

如需進一步了解核算方法或具體案例,可參考會計實務指南(如正保會計網校)。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按語擦亮的純理派的醋菌擔輪幼蟲二氟化銀二氧威反向流各向同性體工廠服務能量光電管橋光譜利用特性滾動球靡機合法地較次要的結核菌素浮液垃圾堆肥兩樣聯合寄銷馬耳皮基氏泡脈的面密度耐熱橡膠強堿型離子交換劑切脈起運地點人工智能應用條件均值脫硫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