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sweep-frequency record
scan; scanning
【計】 fineness; scanning
【醫】 scanning
【電】 frequency record
"掃描頻率記錄"在漢英詞典中的對應術語為"scan frequency record",指通過電子設備或測量儀器對周期性掃描運動的重複速率進行量化并存儲的數據。該術語常見于通信工程、雷達監測及醫療成像領域。
根據美國國家标準技術研究院(NIST)定義,掃描頻率指單位時間内電子束或信號源完成完整掃描周期的次數,通常以赫茲(Hz)為計量單位。記錄過程涉及将實時監測的頻率數值轉化為可追溯的數字化存儲格式。
在工業應用中,掃描頻率記錄需符合IEC 60469-1:2020國際标準對時域測量儀器的精度要求,包含時間基準誤差不超過±0.01%的核心參數。醫療設備的掃描頻率記錄系統則需遵循FDA 21 CFR 1020.30對診斷成像設備的安全規範,确保記錄數據滿足臨床診斷需求。
該術語的典型應用場景包括:示波器的水平掃描系統校準、CT機的X射線管旋轉監測,以及衛星通信中的波束指向控制。有效的頻率記錄數據應包含時間戳、環境溫度和設備工作電壓等關聯參數。
掃描頻率記錄通常指對顯示設備(如顯示器、投影儀)的垂直和水平掃描頻率相關參數的記載或存儲。以下是詳細解釋:
垂直掃描頻率(場頻/刷新率)
指屏幕每秒完整刷新的次數,單位為Hz。例如85Hz表示每秒刷新85次。該頻率越高,畫面閃爍感越低,尤其在CRT顯示器中更為關鍵。
水平掃描頻率(行頻)
指電子束每秒從左到右的掃描行數,單位為KHz。例如中國電視标準行頻為15.625KHz(即每秒15625行)。行頻與分辨率、場頻的關系可通過公式表示:
$$
text{行頻} = text{垂直分辨率} times 1.04 times text{場頻}
$$
(公式來源:)
記錄這些參數主要用于: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可參考顯示設備說明書或專業測試報告。
變幻蟲的不飽和化合物不耐光的超大的乘法公理擔保攻克合作社受益紅利烘焙箱假公濟私介面控摸組譏諷的經營的進口淨值機器安裝均稱式可售纜道兩性融合學說零點測試法爐栅馬洛裡氏小體煤的着火性密度函數歐利布氏酸性蘇木精染劑人工電話機組熱油施壓成型溶菌産物圖書館自動化微粉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