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溶化物英文解釋翻譯、溶化物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solvate

分詞翻譯:

溶的英語翻譯:

dissolve

化物的英語翻譯:

【醫】 compound

專業解析

溶化物(Róng huà wù)在漢英詞典中通常指代物質在溶劑中經過溶解過程形成的均勻混合物成分。從化學角度解釋,該術語對應英文為"dissolved substance"或"solute",指被溶劑分解并以分子或離子形态分散的組分。

根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漢英雙語版,溶化物的核心特征包括:

  1. 相态轉變:固體、液體或氣體經物理/化學作用轉變為可分散微粒
  2. 均質分布:在溶劑中達到分子級别的均勻分布狀态
  3. 可逆性:多數情況下可通過蒸發、結晶等方式恢複原始形态

在應用場景中,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材《基礎物理化學》指出,溶化物的濃度測定直接影響溶液的電導率(公式:$κ = G cdot K_{cell}$,其中κ為電導率,G為電導,K為電極常數)。世界衛生組織《飲用水質量指南》特别強調,水中重金屬溶化物的濃度須符合ppm級安全标準。

該術語與"溶劑"形成互補關系,構成溶解體系的兩大要素。中國國家标準化管理委員會GB/T 14666-2012《分析化學術語》将溶化物的溶解度定義為"特定溫度下單位體積溶劑所能溶解的最大物質量"。

網絡擴展解釋

“溶化物”通常指在溶化過程中被溶解的固體物質,或溶解後形成的均勻混合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1. 溶化過程
    溶化指固體在液體中分解為分子或離子,形成均勻溶液的過程。例如鹽在水中溶解成鹽水。
    與“熔化”(固體→液體,需加熱)和“融化”(冰→水,自然溫度變化)不同,溶化強調溶解性。

  2. 溶化物的分類

    • 溶質:被溶解的物質(如鹽)。
    • 溶液:溶化後的混合物(如鹽水)。
      溶解性分為四類:易溶(>10g/100mL)、可溶(1-10g)、微溶(0.01-1g)、難溶(<0.01g)。

二、影響因素

溶化能力受溫度、溶質/溶劑性質等影響。例如黃油受熱溶化更快,而某些物質(如脫脂奶酪)可能無法完全溶化。

三、應用示例

若需進一步了解溶解度的定量計算或具體物質案例,可參考化學教材或專業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按鐘點表異孕烷醇酮稱量帶粗莖鱗毛蕨單純性卒中單缸壓縮機番荔枝分局格恩氏綜合征根據協議工程建設标準慣盜嗬蘭盾後隨鍊檢疫船膠體印膜膏精密造模法卡匣式系統克蘭頓氏肌兩條紋的漏電感默示意思表示農吉利甲素盆筋膜髒層氫氯噻同源性同種沉澱素維恩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