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all-or-none principle
complete; entirely; full; whole
【醫】 pan-; pant-; panto-
have; add; exist; possess
【法】 possession
either; maybe; or; perhaps
【計】 OR
naught; nonexistence; not; nothing; without; lack; zero
【醫】 a-; leipo-; lipo-; non-
fundamental; principle; tenet
【醫】 principle
【經】 general principles; principle
全有或全無原則(All-or-None Principle)的漢英詞典釋義與解析
一、核心定義與法律語境
在合同法領域,“全有或全無原則”指合同條款的生效或失效需完全滿足預設條件,不存在部分生效狀态。例如,附條件合同中,若條件未完全達成,則整個合同效力終止(《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45條)。其英文術語"All-or-None Principle" 強調二元結果特性,常見于英美法系的要約承諾規則(如Restatement (Second) of Contracts § 38)。
二、金融投資領域的應用
在證券發行中,該原則要求承銷商必須全額認購約定發行量,否則整筆交易無效(《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86條)。英文對應概念"All-or-Nothing Offering" 被美國SEC定義為“若未募足目标金額,則資金全額退還投資者”(SEC Rule 15c2-4)。
三、生理學延伸釋義
在神經科學中,該原則描述神經元興奮的阈值特性:刺激強度未達阈值時不産生動作電位,達到阈值後則産生完整電信號(Guyton & Hall Textbook of Medical Physiology)。英文術語"All-or-None Law" 由Keith Lucas于1909年首次提出,為神經沖動傳導的基礎理論。
四、領域應用對比表 |應用領域 |中文表述 |英文術語 |典型場景示例 | |--------------|--------------------|---------------------------|--------------------------------| | 合同法 | 全有或全無原則 | All-or-None Principle | 附條件合同的生效判定 | | 金融投資 | 全額認購原則 | All-or-Nothing Offering | 私募股權融資的發行條款 | | 神經科學 | 全或無定律 | All-or-None Law | 神經元動作電位産生機制 |
權威來源參考
“全有或全無原則”是一個跨領域的概念,在不同語境下有不同解釋。以下是主要領域的詳細說明:
法律規則適用方式
該原則指法律規則在具體案件中的適用具有排他性。當某一法律規則的條件被滿足時,必須完全適用該規則提供的解決方案;若條件不滿足,則該規則完全無效,對裁決不産生任何影響。
例如:刑法規定“搶劫罪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行為構成搶劫罪則必須適用該條款,若不構成則完全排除適用。
與法律原則的對比
法律原則(如“罪刑相適應”“公平正義”)的適用具有彈性,不同原則可在同一案件中疊加適用,且強度可調整。例如量刑時可能同時考慮從重和從輕情節,通過權衡不同原則的強度作出判決。
司法考試中常出現混淆點:該原則特指法律規則的適用特征,而非法律原則。例如“誠實信用原則”可在合同糾紛中與其他原則(如意思自治)同時適用并調和,但“合同無效規則”隻能全有或全無地適用。
如需了解其他領域(如生物學中的神經沖動傳導)的相關應用,可進一步說明補充。
苯硫茚酯鼻睫神經帶電原子電傳交換業務丢面子對應字二節指骨之間的反鐵磁交換積分附帶營業海藻浸膏桁端膠乳罐解說酒精發酵寄銷極壓空運法連續使用權摩擦電性潘索運動平凡圖鉗制熱處理溫度變化曲線三價膦酸三角千斤頂事後編輯實驗的述水合值說明數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