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post editing
accident; affair; be engaged in; business; job; matter; responsibility; serve
thing; trouble; work
【電】 postedit
在漢英詞典及翻譯研究領域,"事後編輯"(post-editing)指對機器翻譯輸出結果進行人工修正和優化的過程。該術語源自計算機輔助翻譯技術,特指譯者在自動翻譯基礎上調整語法結構、術語一緻性及文化適配性的二次加工行為。
國際翻譯協會(ITA)将事後編輯分為兩種類型:輕度編輯(light post-editing)僅修正嚴重錯誤,重度編輯(full post-editing)則要求達到專業譯者水平。牛津英語詞典将其定義為"改善機器生成譯文質量的語言處理活動",強調人工幹預在技術流程中的關鍵作用。
該概念最早見于1980年代機器翻譯商業化應用,現已成為本地化行業标準流程。歐洲翻譯協會(EUATC)統計顯示,專業譯者在處理技術文檔時,通過事後編輯可提升40%的産出效率。美國語言行業調查機構CSA Research指出,85%的語言服務供應商已将事後編輯納入常規服務體系。
“事後編輯”是由“事後”和“編輯”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含義需要結合兩部分分析:
“事後”的含義
指事件發生或處理結束後的階段,強調時間上的滞後性。例如:“事後總結經驗”表示在事件完成後進行反思(、3、5均提到其反義詞為“事前”)。
“編輯”的定義
指對文字、影像等内容進行整理、修改和優化的過程,常見于出版、媒體等領域。例如:校對書稿、調整視頻剪輯順序等。
“事後編輯”的綜合解釋
特指在某個主體工作完成後,對内容進行二次加工的行為。典型應用場景包括:
該詞強調編輯行為的“滞後性”與“修正性”,通常用于提升成品的準确性與質量。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