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septet; seven-bit byte
七位字節(7-bit byte)是計算機科學中用于表示二進制數據的基本單位,由七個連續的二進制位組成。該術語源于早期計算機系統對字符編碼的需求,尤其在ASCII(美國信息交換标準代碼)體系中廣泛應用。每個七位字節可表示$2=128$種不同的數值組合,對應标準ASCII碼表中的128個字符(包括控制字符和可打印字符)。
在通信協議領域,七位字節曾作為數據傳輸的基礎單位,例如在SMTP(簡單郵件傳輸協議)的原始規範中,郵件内容需通過7位編碼傳輸以保證兼容性。隨着計算機硬件發展,現代系統普遍采用八位字節(即1字節=8比特)作為标準存儲單位,但七位結構仍在遺留系統和特定編碼場景(如Base64編碼的拆分計算)中保留技術影響。
資料來源:
“七位字節”這一表述并不屬于計算機科學中的标準術語,但結合搜索結果中的相關描述,可以推測其可能指向以下兩種含義:
根據、3、4的描述,某些系統中規定一個字節由8位組成,其中7位用于記錄數據,1位用于校驗(如奇偶校驗)。這種設計主要用于早期通信或存儲系統中,通過校驗位檢測數據傳輸的準确性。例如:
在非标準場景中,可能存在直接使用7位二進制數表示數據的情況,但嚴格來說這不符合“字節”的定義(字節固定為8位)。例如:
類型 | 組成 | 用途 | 來源 |
---|---|---|---|
标準字節 | 8位(全數據) | 現代計算機存儲與處理的基本單位 | 、5、8 |
七位數據+校驗位 | 7位數據+1位校驗 | 早期通信校驗或ASCII擴展 | 、3、4、7 |
純七位二進制數 | 7位(無校驗) | 特殊場景下的非标準用法 | 推測(無直接來源) |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場景(如校驗機制或ASCII編碼),可參考、2、7的原始内容。
部分性腸疝布許氏呼吸參照系扯裂乘客名單充氣造影片打孔卡片欄低氧化物非規化語言固體黑醋栗疹桦焦油環周裂開的慧心混流葉輪活動跟蹤加甜接受窩藏綠磷鋁石麻痹性喉痙攣葡萄球菌噬菌體C全顔面指數熱電材料三進制的閃發聚合燒火率先水楊酸铵斯基爾氏征丸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