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Sorensen scale
【化】 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
【醫】 hydrogen ion concentration
index; index number
【計】 E; exponent; exponential; power of number
【醫】 exponent; index
【經】 exponent; index; index number; indexes
氫離子濃度指數(pH值)是衡量溶液酸堿度的關鍵指标,其定義為水溶液中氫離子活度(通常近似為濃度)的負對數。以下是詳細解釋:
中文全稱:氫離子濃度指數
英文全稱:potential ofHydrogen
縮寫:pH(國際通用符號)
來源:《化學化工術語辭典》(科學出版社,2012年)
科學定義:
$$ ce{pH = -log_{10}[H+]} $$
其中 $[H⁺]$ 表示氫離子濃度(單位:mol/L)。該公式由丹麥化學家索倫森于1909年提出。
來源:IUPAC《化學術語綱要》(2014版)
酸堿範圍(25°C标準條件下):
來源:中國國家标準 GB/T 604-2002《化學試劑 pH值測定通則》
核心應用領域:
來源:《環境化學導論》(高等教育出版社)及《食品化學》(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采用玻璃電極法或酸堿指示劑,通過電勢差或顔色變化判定pH值。國際标準方法遵循ISO 10523:2008《水質pH測定》。
來源:國際标準化組織(ISO)官網技術文件
權威參考文獻原文鍊接:
氫離子濃度指數(pH)是衡量溶液酸堿性的重要指标,以下是詳細解釋:
氫離子濃度指數指溶液中氫離子活度的常用對數負值,數學表達式為: $$ text{pH} = -lg[H^+] $$ 其中[H⁺]表示氫離子濃度(單位:mol/L)。該概念由丹麥生物化學家Søren P. L. Sørensen于1909年提出。術語中"p"源自德語"Potenz"(濃度),"H"代表氫離子,因此正确寫法是"pH"而非"pH值"。
廣泛用于水質檢測、醫學診斷(如尿液pH值分析)、農業生産(土壤酸堿度調節)等場景。其理論基礎與水的電離平衡相關:H₂O ⇌ H⁺ + OH⁻。
如需更詳細的曆史背景或實驗方法,可參考搜狗百科或化學專業文獻。
阿朗氏定律半拖車保留規則苯基吡喃酮變節的波希米亞人倒黴的二羧酸反沖色譜法廢除債務附着應力高滲尿工廠固定設備帳戶橫向衡量法黃黃質灰倉鼠活動過度的火燒驅油截斷分布極譜滴定法兩院制的立法機構列表形式木節逆磁性普通裁軍曲張靜脈造影術嗓門松葉菊堿塔闆間距碳酸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