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附着應力英文解釋翻譯、附着應力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adhesive stress

分詞翻譯:

附着的英語翻譯:

adhesion; attachment; coherence
【化】 adhesion; sticking
【醫】 attachment; insertio; insertion

應力的英語翻譯:

stress
【化】 stress
【醫】 stress

專業解析

附着應力(Adhesive Stress) 是材料力學與土木工程中的專業術語,指兩種不同材料接觸界面處抵抗分離或滑動的内部應力。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要點:

一、術語定義與力學本質

  1. 漢英對照

    • 中文:附着應力(fùzhuó yìnglì)
    • 英文:Adhesive Stress / Bond Stress

      指材料界面(如鋼筋與混凝土、塗層與基體)因外力或收縮變形産生的剪切應力,用于維持界面的力學連續性。來源:中國工程建設标準化協會《混凝土結構設計術語标準》(GB/T 50083-2021)。

  2. 力學機制

    附着應力本質是界面剪切應力,方向平行于接觸面。其大小取決于材料間的化學鍵合力、機械咬合力及摩擦力。例如,鋼筋混凝土中鋼筋表面的肋紋通過機械咬合增強附着應力。來源:美國混凝土學會(ACI 318)《建築規範要求》。

二、工程應用與計算

  1. 關鍵應用場景

    • 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筋與混凝土的附着應力是傳遞荷載的核心機制,防止鋼筋滑移。
    • 複合材料界面:塗層、防腐層與基體材料的附着強度直接影響耐久性。

      來源:《土木工程材料學》(科學出版社,2019)。

  2. 設計計算原理

    附着應力 $tau_b$ 的計算公式為:

    $$ tau_b = frac{F}{pi d l_b} $$

    其中 $F$ 為軸向拉力,$d$ 為鋼筋直徑,$l_b$ 為錨固長度。該公式體現了應力與幾何參數的關聯性。來源:ACI Committee 408《鋼筋錨固與搭接設計指南》。

三、與相關術語的區分

四、權威實驗标準

ASTM C234《混凝土與鋼筋間附着強度的标準試驗方法》規定了拉拔試驗流程,量化附着應力極限值。該标準強調界面處理(如鏽蝕、清潔度)對結果的影響。來源: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标準庫。


綜合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附着應力”的解釋需要結合不同領域的定義進行區分,避免與相似術語混淆:

一、工程力學中的附着應力(即附加應力)

根據工程領域描述,附着應力通常指附加應力,即荷載在地基中引起的應力增量。其特點包括:

  1. 産生原因:由外部荷載(如建築物重量)引起,是導緻地基變形或失穩的主要因素。
  2. 計算方法:采用布辛涅斯克理論公式計算,公式為: $$ sigma_z = frac{3P}{2pi z} left( frac{1}{1 + (r/z)} right)^{5/2} $$ 其中,( P )為集中荷載,( z )為計算點深度,( r )為計算點與荷載作用點的水平距離。
  3. 分布規律:基底處應力最大,隨深度增加逐漸減小;存在應力擴散現象,即越深層的應力分布範圍越廣,甚至可能超出荷載作用面積。

二、其他領域中的“附着力”

  1. 物理/化學定義:指兩種物質接觸時分子間的吸引力,需在微觀距離(<10⁻⁸米)下顯現,如液體與固體的黏附作用。
  2. 汽車工程:指輪胎與路面的黏附力,計算公式為車重與路面附着系數的乘積,受車速和滑動情況影響。

三、術語區分建議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領域的計算公式或應用案例,可參考相關文獻或标準規範。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标記邏輯函數标準射束接近撥補虧绌傳導放電丹青迪爾克氏原纖維動筆對接法蘭婦女生須格-肥二氏試驗功能分布計算機系統海葵進行性多發性骨化性纖維發育不良金屬氮化物蘆荟酸輪廓形的棉木親核加成篩留物生熱反應生殖系統十進制反碼表示法收貨單舒爾茨-齊姆分布絲織導管陶瓷電容器調整标記腕掌骨掌側韌帶違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