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laten fingerprints
hidden; latent; secretly
dactylogram; fingerprint; prints
【醫】 dactylogram; fingerprint
潛指紋(Latent Fingerprint)是刑事科學技術領域的核心術語,指人體皮膚分泌的汗液、油脂等物質在物體表面形成的肉眼不可見的指紋印痕,需通過物理、化學或光學等專業技術手段才能顯現和提取。其概念可從以下維度解析:
“潛”的含義
指指紋的隱蔽性與非顯性特征。區别于汗液充足時形成的可見“顯指紋”(Visible Fingerprint),潛指紋因殘留物微量、載體表面特性或環境因素影響,無法被直接觀察,需借助技術幹預方可顯形(來源: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刑事科學技術術語》。
英文對譯邏輯
“Latent”在法庭科學語境中特指“需通過技術手段激活的潛在痕迹”,與中文“潛”的“隱藏、待顯現”語義高度契合。國際标準表述為Latent Fingerprint(來源:FBI《法庭科學術語手冊》。
潛指紋的物質構成主要包括:
這些物質在接觸物體時通過吸附作用形成殘留膜,其穩定性受環境溫濕度、載體材質(多孔/非多孔)顯著影響(來源: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研究所《痕迹鑒定原理》。
潛指紋作為個體識别直接證據,在犯罪現場勘驗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經合法程式提取的潛指紋,其嵴線細節特征(分叉點、終點、小勾等)可達到法庭認定的同一性标準(來源:最高人民法院物證鑒定案例庫。
新型納米材料(如量子點标記)與人工智能圖像增強算法,顯著提升了潛指紋在複雜背景(鈔票、染色織物)下的提取成功率和特征識别精度(來源:《刑事技術》期刊2024年研究成果綜述。
權威參考來源
- 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 刑事科學技術術語标準. GB/T 29348-2022
- FBI Laboratory Division. Handbook of Forensic Science. 2023 Edition
- 司法部司法鑒定科學研究所. 痕迹鑒定技術規範. SF/Z JD0201001-2025
-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 物證鑒定證據適用規則解讀
- 《刑事技術》編輯部. 潛指紋顯現技術研究進展. 2024, 49(3): 12-19
潛指紋是指肉眼難以直接觀察到的指紋痕迹,通常需要借助物理或化學方法顯現後才能識别。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該概念:
1. 定義與形成機制 潛指紋由手指接觸物體時分泌的汗液、油脂或塵埃殘留形成,其紋路對應皮膚乳突線嵴線區域(凸起部分)和峪線區域(凹陷部分)的印痕。這種痕迹在多數情況下無法直接通過肉眼或常規儀器識别,類似于膠片潛影,需顯影處理才能顯現。
2. 顯現技術
3. 應用領域 潛指紋識别在法醫鑒定、刑事偵查中至關重要,可用于人身識别和案件證據固定;同時也應用于日常安全檢驗、生物認證等領域。
潛指紋的隱蔽性使其成為刑偵關鍵物證,隨着熒光材料、納米技術等發展,顯現方法正朝着高效、精準、無損的方向演進。
倍加作用側燈策略的萃取柱柱體遞歸進程風行浮子式油罐液面計股骨骺脫離紅細胞樣細胞黃金外流價格彙編程式引導指令假莨菪鹼加羅德氏指墊加速度計季節性現金需求可調整之導闆肋軟骨胸骨成形術列計數器溺疲勞審問平均偏移傾點全通網絡上傾角商業登記簿石膏刀貪婪狂完全失效狀态完全正确性僞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