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占有的英文解釋翻譯、不法占有的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tortious
分詞翻譯:
不法占有的英語翻譯:
【法】 dishonest possession
專業解析
不法占有的法律定義與漢英對照解析
“不法占有”指行為人未經合法授權或違反法律規定,對他人財物實施實際控制或支配的行為。該概念在刑法與民法體系中均有體現,核心在于占有行為的“非法性”與“排除權利人控制”的主觀意圖。
-
法律依據與構成要件
-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70條,侵占罪明确将“将代為保管的他人財物非法占為己有”定義為不法占有。
- 民法層面,《民法典》第985條規定,因不法占有導緻他人利益受損的,需承擔返還不當得利的義務。
-
英文術語與法律内涵
- 漢英法律詞典中,“不法占有”對應術語為unlawful possession(英美法系)或illegal occupation(大陸法系),強調占有行為缺乏合法權利基礎。
- 英美判例法(如 R v Turner)進一步将“惡意占有”(mens rea)作為定罪要件,要求行為人明知無權占有仍故意為之。
-
司法實踐中的典型場景
- 刑事領域:盜竊、詐騙、職務侵占等行為均涉及不法占有的主觀故意(如《刑法》第264條、第266條)。
- 民事領域:不當得利返還、物權保護訴訟中,法院通過舉證責任分配判定占有的合法性。
參考來源
-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64、266、270條(全國人大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985條(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
- 《元照英美法詞典》“unlawful possession”詞條(北大法寶數據庫)
- 英國判例 R v Turner1 WLR 901(LexisNexis法律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不法占有”(又稱“非法占有”或“無權占有”)是指在沒有合法依據或權利來源的情況下,對他人財物進行實際控制或支配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不法占有的核心在于缺乏合法權利依據,無論占有人是否知情或存在主觀過錯。例如,盜竊他人財物屬于故意的不法占有,而誤将他人物品當作自己的財物使用也屬于不法占有(即使無主觀惡意)。
2.法律特征
- 主體:一般主體,即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 主觀要件:行為人明知財物不屬于自己,仍故意占有或支配。
- 客觀表現:實際控制他人財物,如侵占保管物、遺忘物或埋藏物,且數額較大。
- 客體:侵犯他人財産所有權。
3.民法與刑法的區别
- 民法:強調“無權占有”的狀态,即無合同或法律依據的占有(如借用後拒不歸還)。
- 刑法:需滿足“非法占有為目的”,并通過犯罪手段實現(如詐騙、盜竊),可能構成侵占罪等。
4.分類與法律後果
- 善意占有:占有人不知情且無過錯,但需返還財物(如誤拿他人物品)。
- 惡意占有:明知無權占有仍不歸還,需承擔賠償責任(如故意侵占或損壞財物)。
5.法律依據
- 《刑法》第270條:規定侵占罪的構成及處罰,包括拒不歸還保管物、遺忘物等情形。
- 《民法典》第458-459條:明确占有的權利來源及惡意占有的賠償責任。
不法占有既包括客觀的違法控制狀态,也涵蓋主觀的非法目的。其法律後果因情節輕重而異,輕則民事返還,重則追究刑事責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八位字節排齊比例控制并行運算不完全的程式設計藏花草深查清是非曲直電腦通信系統地産分類帳多任務管理番木鼈鹼改朝換代鈣化線伽羅瓦域肛周的觀察模式光陰冉冉合并試算表厚糖漿絕對免賠額魯布内氏試驗胚原基疲倦入口語句色譜儀商情分析深重的視床下部使有資格未通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