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占有的英文解释翻译、不法占有的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法】 tortious
分词翻译:
不法占有的英语翻译:
【法】 dishonest possession
专业解析
不法占有的法律定义与汉英对照解析
“不法占有”指行为人未经合法授权或违反法律规定,对他人财物实施实际控制或支配的行为。该概念在刑法与民法体系中均有体现,核心在于占有行为的“非法性”与“排除权利人控制”的主观意图。
-
法律依据与构成要件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70条,侵占罪明确将“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定义为不法占有。
- 民法层面,《民法典》第985条规定,因不法占有导致他人利益受损的,需承担返还不当得利的义务。
-
英文术语与法律内涵
- 汉英法律词典中,“不法占有”对应术语为unlawful possession(英美法系)或illegal occupation(大陆法系),强调占有行为缺乏合法权利基础。
- 英美判例法(如 R v Turner)进一步将“恶意占有”(mens rea)作为定罪要件,要求行为人明知无权占有仍故意为之。
-
司法实践中的典型场景
- 刑事领域:盗窃、诈骗、职务侵占等行为均涉及不法占有的主观故意(如《刑法》第264条、第266条)。
- 民事领域:不当得利返还、物权保护诉讼中,法院通过举证责任分配判定占有的合法性。
参考来源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266、270条(全国人大网)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85条(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
- 《元照英美法词典》“unlawful possession”词条(北大法宝数据库)
- 英国判例 R v Turner1 WLR 901(LexisNexis法律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不法占有”(又称“非法占有”或“无权占有”)是指在没有合法依据或权利来源的情况下,对他人财物进行实际控制或支配的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不法占有的核心在于缺乏合法权利依据,无论占有人是否知情或存在主观过错。例如,盗窃他人财物属于故意的不法占有,而误将他人物品当作自己的财物使用也属于不法占有(即使无主观恶意)。
2.法律特征
- 主体:一般主体,即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 主观要件:行为人明知财物不属于自己,仍故意占有或支配。
- 客观表现:实际控制他人财物,如侵占保管物、遗忘物或埋藏物,且数额较大。
- 客体:侵犯他人财产所有权。
3.民法与刑法的区别
- 民法:强调“无权占有”的状态,即无合同或法律依据的占有(如借用后拒不归还)。
- 刑法:需满足“非法占有为目的”,并通过犯罪手段实现(如诈骗、盗窃),可能构成侵占罪等。
4.分类与法律后果
- 善意占有:占有人不知情且无过错,但需返还财物(如误拿他人物品)。
- 恶意占有:明知无权占有仍不归还,需承担赔偿责任(如故意侵占或损坏财物)。
5.法律依据
- 《刑法》第270条:规定侵占罪的构成及处罚,包括拒不归还保管物、遗忘物等情形。
- 《民法典》第458-459条:明确占有的权利来源及恶意占有的赔偿责任。
不法占有既包括客观的违法控制状态,也涵盖主观的非法目的。其法律后果因情节轻重而异,轻则民事返还,重则追究刑事责任。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冰盐的潮湿地查找空间船蛆倒肛毛洞悉短期资产杜基醛多孔菌科封头板浮动索引骨刮过度接种寄存器长度联接器硫化双亚戊基秋兰姆马来酸二苄酯民间传说内螺纹连接头排气真空泵排泄线前缘按蚊起风波青牛胆属生成淀粉的施莱特氏扭伤受遗赠者双波长薄层色谱扫描器天性替诺尼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