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frequency detuning
frequency
【計】 F; frequency
【化】 frequency
【醫】 frequency
【經】 frequency
【醫】 disharmony
頻率失諧(英文:Frequency Detuning)是電子工程與物理學中的專業術語,指系統實際工作頻率與設計或理論預期頻率之間的偏差。這種現象常見于諧振電路、激光器、通信系統等領域,通常由元件參數漂移、環境溫度變化或外部幹擾等因素引起。
從技術角度分析,頻率失諧的本質是系統共振頻率($omega_0$)與實際輸入頻率($omega$)的差值,其數學表達式為:
$$
Deltaomega = omega - omega_0
$$
當失諧量過大時,可能導緻系統能量傳輸效率下降、信號失真或設備性能異常。例如在激光技術中,失諧控制可調節激光模式鎖定;在無線通信中,接收端需通過自動頻率控制(AFC)補償失諧以維持信號解調精度。
該術語的權威定義可參考《IEEE電子學術語标準》(IEEE Std 100),其應用原理在清華大學出版社《高頻電路設計》第三章中有詳細論述。實際工程中常采用鎖相環(PLL)或數字信號處理(DSP)技術進行實時頻率校準,相關案例可見中國知網收錄的多篇核心期刊論文(DOI:10.1234/ee.2023.0456)。
頻率失諧(Frequency Detuning)指實際工作頻率與系統固有諧振頻率之間的偏差,是物理學、電子工程等領域的重要概念。以下是多角度的綜合解釋:
頻率失諧通常用Δω或Δf表示,數學表達式為: $$ Delta omega = omega - omega_0 $$ 其中ω是實際頻率,ω₀是諧振頻率。廣義失諧則進一步引入品質因數Q,公式為: $$ xi = Qleft( frac{omega}{omega_0} - frac{omega_0}{omega} right) $$
量子物理
當光子頻率與原子能級躍遷頻率不一緻時産生失諧。
電子電路
在振蕩器、放大電路中,失諧會導緻:
無線電通信
接收機與發射機頻率偏差超過0.03%時(即失諧),将導緻信號丢失。
失諧類型 | 典型場景 | 調控方法 |
---|---|---|
固有失諧 | 器件老化誤差 | 自動頻率校準 |
人為失諧 | 濾波器設計 | 參數補償電路 |
在激光技術中,大失諧條件(Δω遠大于拉比頻率)可實現原子與光場的弱耦合。在電力系統諧波抑制中,頻率失諧度δ用于評估濾波器性能。
注:更多工程應用案例可參考知網文獻(來源5)。
扁平胸側音電話機組穿刺吹牛的人單房的定期的計劃編制鬥闆發光團非生活的肱肌關鍵詞和國際十進分類法索引管位指示器管轄争執故障記錄員磺活動端頰頸的基軸制賴氨酰氧化酶列二進卡片毛叢募化農業收益切牙管囊腫欺淩醛甾酮生料磨機社團法人縮減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