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low-grade ore
貧礦石(low-grade ore)是礦物工程領域的重要概念,指有用成分含量低于工業開采标準值的礦石類型。根據《英漢地質詞典》(科學出版社,2018)的定義,其核心特征表現為:
成分标準 在金屬礦産中,貧礦石通常指目标金屬含量低于經濟開采阈值的礦體,例如鐵礦中全鐵(TFe)含量低于20%的磁鐵礦。國家标準GB/T 15945-2020規定,金礦品位低于0.5克/噸即視為貧礦。
工業應用 中國礦業協會《2023年資源利用白皮書》指出,隨着選礦技術進步,原本無經濟價值的貧礦石可通過生物浸出、浮選聯合工藝實現利用,如紫金礦業開發的低品位銅礦堆浸技術。
環境與經濟考量 生态環境部《固體礦産資源開發環境保護技術指南》強調,貧礦石開發需綜合評估能耗與尾礦處理成本,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其單位開采成本比富礦高30-50%。
該術語在學術文獻中常與"subeconomic ore"(次經濟礦石)互換使用,但嚴格來說,貧礦石更側重成分指标,而次經濟礦石包含市場價格波動因素。
貧礦石(低品位礦石)是相對于富礦而言的礦物資源,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貧礦石指礦石中有用成分(金屬或礦物)含量較低,無法直接用于冶煉的礦石。國際上對貧礦的劃分無統一标準,主要依據各國資源狀況和技術水平确定。例如,某些國家将鐵含量30%的礦石視為貧礦,而資源匮乏地區可能将更低品位的礦石劃為貧礦。
隨着富礦資源減少,全球約60%的鐵礦石、80%的銅礦石屬于貧礦。通過生物冶金、高壓酸浸等新技術,部分貧礦已實現經濟化利用。例如智利通過堆浸法處理0.5%品位的銅礦石,顯著提升了貧礦利用率。
以鐵礦石為例:
公式表達: 鐵礦品位計算式為: $$ text{品位} = frac{text{有用成分質量}}{text{礦石總質量}} times 100% $$
可通過搜索來源獲取更多礦石分類标準細節。
編碼數字通信澄清傳導放電垂直徑純二進制記數法粗瀝青點式穿孔器浮點編碼精簡法橄榄皂管理核查害甲基轉移酶減法器監護人對受監護人管領的權利結腸直腸炎記錄指示器淨值周轉率矩陣反演卡卡薩梅耶氏試驗可選通的空想癖鍊式字節硫氰生成酶陸地橋運輸配對函數氣腹術氫氧化高铈全然水壓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