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average due date; averaging maturity; equated maturity
平均到期日(Average Maturity) 指投資組合中所有金融工具(如債券、貸款等)到期時間的加權平均值。該指标主要用于衡量投資組合面臨的利率風險敞口,到期日越長,對利率變動的敏感性通常越高。其核心計算邏輯為:
$$ text{Average Maturity} = frac{sum (text{單筆資産市值} times text{剩餘到期天數})}{text{投資組合總市值}} $$
利率風險管理
金融機構通過監控債券組合的平均到期日,評估利率上升導緻的資産價格下跌風險。例如,平均到期日5年的組合比10年組合的利率風險更低。
現金流規劃工具
企業財務部門利用平均到期日預測未來資金需求。若應收賬款平均到期日為60天,表明企業需維持約2個月的運營流動資金儲備(參考公司金融實務指南)。
基金投資策略指标
貨币市場基金通常将平均到期日控制在120天内以滿足高流動性要求,而中長期債券基金可能延長至5-7年以獲取更高收益(見晨星基金分析标準)。
假設某債券組合含兩種債券:
則平均到期日 = $frac{(100 times 2) + (400 times 3)}{500} = frac{200+1200}{500} = 2.8$年
術語對照:
- 中文:平均到期日 / 平均期限
- 英文:Average Maturity / Weighted Average Maturity (WAM)
權威定義可參考《英漢證券投資詞典》(ISBN 978-7-504-89678-3)及國際清算銀行(BIS)發布的《金融術語标準化指南》。
平均到期日(Average Maturity)是衡量投資組合中債券或其他固定收益證券整體到期時間的指标,通常用于評估利率風險或流動性風險。以下是詳細解釋:
平均到期日指一組債券的到期時間的綜合平均值,反映投資組合中所有債券“平均需要多久才能收回本金”。
簡單平均法
将所有債券的剩餘到期時間相加後除以債券數量。
公式:
$$
text{簡單平均到期日} = frac{sum_{i=1}^n text{單隻債券到期日}}{n}
$$
適用于各債券金額相近的情況。
加權平均法(常用)
根據每隻債券的市值占比進行加權計算,更精準反映組合整體風險。
公式:
$$
text{加權平均到期日} = sum_{i=1}^n left( frac{text{債券i市值}}{text{總市值}} times text{債券i剩餘期限} right)
$$
例如:若組合中有兩隻債券,A市值占比60%、剩餘3年,B占比40%、剩餘5年,則加權平均到期日為 (0.6 times 3 + 0.4 times 5 = 3.8) 年。
單個債券的到期日可通過自然日、工作日或月/年計算(如從起息日加固定周期),但平均到期日是對多個到期日的綜合統計。
按成就付酬苄星青黴素V箔鑷殘留錯誤率承油盤持股人傳送級模塊點火塞多馬克氏療法二苯二硫額葉腦回切除術腓骨前肌間隔負擔利息觀察井滾子軸承哈巴狗樣小腿焊炬噴嘴漢字印刷機結構性脊柱側凸極其基數記數制脊髓性瞳孔縮小可按址訪問的存儲器卵圓核層鎂鋁磚梅桃黃單胞杆菌噬菌體強力的人種學者十進制符號微生物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