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培養碟英文解釋翻譯、培養碟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醫】 culture-dish

分詞翻譯:

培養的英語翻譯:

bring up; cultivate; culture; develop; foster; rear; train
【醫】 cultivation; culture

碟的英語翻譯:

dish; dishware; plate
【醫】 dish; saucer

專業解析

培養碟(Péiyǎng Dié),英文對應Petri dish(或稱Petri plate),是微生物學、細胞生物學和生物化學實驗中用于培養微生物(如細菌、真菌)或細胞的基本實驗室器皿。其核心含義與特征如下:

  1. 物理結構與材質

    培養碟通常由透明材料(如玻璃或耐熱硼矽酸鹽玻璃,或一次性無菌塑料)制成,呈淺底、圓柱形、帶蓋的碟狀結構。上蓋略大于底盤,可覆蓋在底盤上形成半封閉空間,既允許氣體交換,又能防止空氣中雜菌污染培養物,同時減少培養基水分蒸發。

  2. 核心功能與用途

    主要功能是盛裝固體或半固體培養基(如瓊脂),為微生物或細胞提供生長繁殖的場所。研究者将樣本(如細菌懸液、組織切片)接種于培養基表面或内部,在適宜溫度(如37°C恒溫培養箱)和環境下孵育,觀察菌落形态、生長特性或進行藥物敏感性試驗(如藥敏試驗)。

  3. 名稱溯源與标準化

    “Petri dish”得名于其發明者——德國細菌學家Julius Richard Petri(1852–1921),他在助手Robert Koch的實驗室工作時改良了早期的培養容器設計,于1887年提出此經典器皿。該設計迅速成為全球實驗室标準設備,中文譯為“培養皿”或“培養碟”,強調其培養生物樣本的核心用途。

  4. 應用場景擴展

    除微生物培養外,培養碟亦用于植物組織培養、環境微生物監測(如空氣沉降菌檢測)、抗生素效價測定及教學實驗中觀察生物生長規律。其标準化尺寸(常見直徑90mm、高度15mm)便于堆疊儲存與自動化操作。


權威參考來源:

  1. 微生物學基礎術語規範(《微生物學名詞》第三版,科學出版社).
  2. Oxford Dictionary of Bi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History of Laboratory Equipment (Science Museum Group Collection).
  4. ISO 7715:2016 - Laboratory glassware — Disposable Petri dishes for microbiological analysis.

網絡擴展解釋

“培養碟”并非标準術語,但結合“碟”的基本含義和常見用法,可以推測其可能指實驗室中用于微生物或細胞培養的器皿,類似培養皿。以下是詳細解釋:

  1. “碟”的基本含義
    根據多個來源(、、),“碟”指一種淺而扁的容器,通常比盤子小,用于盛放食物或物品,如“瓷碟”“調味碟”。其字形結構為左右部首,拼音為dié,筆畫共14畫。

  2. “培養碟”的可能用途
    在生物學或醫學領域,類似器皿通常稱為“培養皿”(Petri dish),用于微生物、細胞或組織的培養。若稱為“培養碟”,可能指代同類實驗器材,強調其淺而扁的碟狀設計,便于觀察和操作樣本。

  3. 與标準術語的關聯性
    需注意“培養碟”可能是非正式表述,建議确認具體場景中是否指代“培養皿”或特定類型的培養容器。實驗室中常見的培養器皿材質包括玻璃、塑料,且需具備無菌特性。

若需進一步了解實驗室器皿分類,可參考專業資料或具體實驗手冊。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岑克爾氏麻痹次站算法帶基整數刀刺性痛法律學說法學的概念造型核對過帳合法受讓人加壓器開拔開鍊有機化合物六極混頻管鯉魚貿易商號免付利息莫斯勒氏征配色撇嘴平動擴散羟哌酮秦艽堿乙囚船蠕變流度塞住失措實習法庭雙通路碎片榨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