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司法擅斷英文解釋翻譯、司法擅斷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法】 judicial tyranny

分詞翻譯:

司法的英語翻譯:

judicatory; judicature; justice
【法】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 administration of law; judicature

擅的英語翻譯:

arrogate to oneself; be good at

斷的英語翻譯:

break; break off; give up; sever; snap; stop
【醫】 break

專業解析

司法擅斷(sī fǎ shàn duàn)是一個具有特定法律内涵的中文術語,指司法機關(尤指法官)在裁判過程中超越法定權限或濫用自由裁量權,主觀武斷地作出裁決的行為。其核心在于缺乏充分法律依據或違反法定程式,導緻裁判結果失去客觀性與公正性。以下從漢英對照角度解析其含義:


一、中文定義與法律特征

  1. 超越職權(Ultra Vires)

    指法官在缺乏明确法律授權時,擅自對不屬于司法管轄範圍的事項進行裁決,或對法律未規定的情形進行創造性解釋,構成越權裁判。

    來源:《中國司法審查制度》(法律出版社,2018)

  2. 主觀武斷(Arbitrariness)

    裁判過程缺乏充分證據支撐或邏輯推理,依賴個人偏見、情感或外部幹預,違背“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原則。

    來源:《刑事訴訟法原理》(陳光中,高等教育出版社)

  3. 程式違規(Procedural Violation)

    包括剝奪當事人辯論權、隱瞞關鍵證據、違反回避制度等,破壞程式正義,導緻實體裁判失當。

    來源:《司法公正論》(顧培東,北京大學出版社)


二、英語對應術語與釋義


三、法律後果與規制

司法擅斷可能引發裁判無效(如《民事訴訟法》第170條發回重審)、法官追責(《法官法》第46條懲戒條款),并損害司法公信力。現代法治通過審級監督、案例指導制度(如中國最高人民法院指導案例)及法官職業倫理規範加以制約。


權威文獻參考

  1. 《元照英美法詞典》:對“Arbitrary”的法律定義涵蓋“非理性、缺乏合理依據的裁斷”。
  2.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責任制的若幹意見》(法發〔2015〕13號):明确法官違法審判責任的認定标準。
  3. 聯合國《關于司法機關獨立的基本原則》(1985):要求裁判“公正且客觀”,禁止任意性司法行為。

(注:因無直接匹配的線上詞典鍊接,文獻來源以權威出版物名稱标注;實際引用時建議關聯法律數據庫如北大法寶 或Westlaw 的正式條文索引。)

網絡擴展解釋

司法擅斷是法律術語,指司法官員在審判中不依據既定法律,而憑借個人意志或權力獨斷專行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1.核心定義

司法擅斷是"罪刑法定主義"的對稱,指對犯罪行為的認定和刑罰的裁量不依據預先制定的法律,而是由司法者或統治者主觀決定。這一現象常見于古代司法體系,例如《韓非子·和氏》記載"大臣不得擅斷",表明早在戰國時期已存在對司法專權的制約需求。

2.曆史背景

在奴隸制和封建制社會中,司法擅斷長期占據主導地位,表現為:

3.現代法律制約

我國1997年刑法通過兩項制度遏制司法擅斷:

4.相關概念辨析

5.現實意義

現代法治通過三方面防範司法擅斷:

  1. 實體法明确犯罪構成要件
  2. 程式法規範司法流程
  3. 建立檢察監督機制(如檢察官需同時制約警察權與審判權)

擴展說明:司法擅斷的消除标志着法治進步,但仍需警惕司法解釋權擴張帶來的新型擅斷風險。相關研究可見知網空間文獻。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安修馬林保安電源裝置苄腈表演法不屈不撓的操作員命令催化劑壽命帶抛光機蝶骨棘二體問題關節囊外強硬後張力甲基甘氨酸氧化酶胫腓的叩解度煉焦室菱形磷裡斯氏征脈管的全程值逡巡染色質粒滲出性素質滲出性體質莳羅食用豬首要條款四進制操作符太空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