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漏英文解釋翻譯、水漏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hourglass
相關詞條:
1.hourglass
例句:
- 我們的船漏水漏得很厲害。
We're ****** water (ie Water is coming into the ship) fast.
分詞翻譯:
水的英語翻譯:
Adam's ale; Adam's wine; liquid; water
【化】 water
【醫】 a.; Aq.; aqua; aquae; eau; hydr-; hydro-; hydrogen monoxide; water
【經】 water
漏的英語翻譯:
leak; leave out; seep; spillage; water clock
【機】 leak; leakage; leaking
專業解析
水漏(shuǐ lòu)在漢英詞典中的核心釋義為古代計時器具,對應英文術語"water clock" 或"clepsydra"。其詳細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核心定義與功能
水漏是中國古代利用水流計量時間的儀器,通過恒定流速的水流入或流出容器,以水位變化标記時間刻度。其本質是一種水力計時裝置(hydraulic time-measuring device),在機械鐘表傳入前廣泛應用于天文觀測、軍事調度及日常作息。英文常譯為:
- Water clock:強調以水為動力介質的計時特性
- Clepsydra:源自希臘語“kleptein”(偷取)+“hydor”(水),特指通過竊水流速計時的精密儀器
二、曆史背景與文化意義
水漏最早見于《周禮·夏官》,漢代已發展出多級補償式漏壺(如張衡改良的“渾天漏”),唐代僧一行創制“水運渾天儀”結合天文與計時功能。其設計體現了古代中國對流體力學與時間分割的深刻理解,如《宋史·天文志》載:“以壺盛水,下漏以考時刻”。
在英語文化中,水漏(clepsydra)常見于古希臘、古埃及的文獻,與中國水漏形成東西方文明對時間測量的平行探索。
三、相關術語與延伸釋義
- 刻漏(kè lòu):水漏的别稱,因以“刻”為計時單位(1刻=14.4分鐘),如《漢書·律曆志》:“孔壺為漏,浮箭為刻”。
- 漏壺(lòu hú):水漏的核心組件,包含洩水型(受水壺)與受水型(浮箭壺)。
- 時辰(shí chén):水漏将一日分為12時辰(each equivalent to 2 modern hours),如子時(11 PM–1 AM)、午時(11 AM–1 PM)。
四、權威文獻參考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水漏:古代計時器。利用滴水多寡計量時間的裝置。由漏壺和箭刻組成。”
- 《中國科學技術史·天文卷》(李約瑟著):
“中國的水鐘(water clock)在宋代達到精度巅峰,日誤差小于100秒,遠超同期歐洲水平。”
- 《夢溪筆談·卷七》(沈括,北宋):
“熙甯中,更造渾儀、漏刻于鐘鼓樓,以司天監官主之。”(記載水漏的官方管理機制)
五、現代應用與遺産
水漏原理衍生出現代工程中的流量計時技術(flow metering),其文化符號常見于東亞傳統建築(如北京故宮交泰殿銅壺滴漏)。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館展出的“水力計時儀”,即是對水漏科技美學的當代诠釋。
參考來源标注
本文釋義綜合權威辭書與科技史專著,主要來源:
-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 Joseph Needham,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ol. 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沈括《夢溪筆談》(中華書局校注本)
網絡擴展解釋
“水漏”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
古代計時器
指一種通過水流計量時間的裝置,又稱“漏壺”。其結構為:
- 銅壺盛水,壺底有小孔,水緩慢滴漏;
- 壺内放置刻有度數的箭杆,通過水位下降後箭杆顯露的刻度判斷時間。
這種計時方式在唐代文獻《新唐書》中已有記載,并衍生出“軌漏”等術語,用于天文曆法測算。
-
成語比喻義
引申為“秘密洩露或事情敗露”,形容信息像漏水一樣無法隱藏。例如:“計劃本應保密,卻因内部人員失誤導緻水漏。”
相關擴展
- 英語中類似計時器稱為“hourglass”(沙漏),但水漏以水為介質,更早應用于中國。
- 成語用法需結合語境,多用于書面表達,口語中更常用“露餡”“穿幫”等詞。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波形式不定重複分程式塊償清國債成本月報番木瓜汁非忙碌中斷公證人的證實固有尋址磺胺醋酰緩退脈喙肱韌帶僵痛的基本公差進口許可證空閑内存區莨菪鹼戀戀不舍磷酸三環己酯濾餅指示器脈沖回複周期烹氰硫基醋酸冰片酯請求賠償權繞射分析溶氧蛇含世紀縮小光圈訴訟争論點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