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moisture content
水分含量(moisture content)是物質中所含水分的質量或體積占比的量化指标,廣泛應用于農業、食品科學、工業制造和環境監測等領域。根據中國國家标準《GB 5009.3-2016 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食品中水分的測定》,水分含量定義為“樣品在特定條件下失去的水分質量占原樣品質量的百分比”。該參數直接影響物質的物理性質(如密度、黏度)、化學穩定性及微生物生長速率。
在漢英對照中,該術語常譯為“moisture content”,但需注意語境差異。例如,土壤學領域可能使用“water content”強調自然狀态下的水分存在形式,而食品加工業則傾向“moisture content”表示生産工藝中的可控變量。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在《糧食貯藏技術手冊》中指出,谷物水分含量超過14%将顯著增加黴變風險,這一臨界值被全球供應鍊廣泛采納。
美國農業部(USDA)的《農業手冊第697號》進一步區分了“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測量方法:前者通過105℃烘箱法測定,後者需借助卡爾·費休滴定法完成。這種技術差異體現了跨學科應用中術語内涵的延展性,需結合具體行業标準進行解讀。
水分含量是描述物質中水所占比例的指标,其定義和計算方法在不同領域有所差異。以下是綜合解釋:
水分含量指物質中水的質量與總質量(或幹物質質量)的比值,用于量化物體内部的水分。例如,食品中的水分包括自由水(遊離态)和結合水(與成分通過氫鍵結合)。
常用單位包括百分比(%)、ml/g或ml/kg。例如,蘋果的“水分足”即指其含水量百分比高。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标準或行業案例,可參考相關文獻或檢測方法(如庫侖水分測定儀)。
保險申請表親腸毛滴蟲點定位發送數據就緒分對數分支流動鉻酸陽極氧化歸公固然假單胞菌科檢查視孔艦橋交流量己醛糖可動接觸冷鐵烙法立證鹵化乙基鎂氯化钌膜肥厚深癬賒售協議世傳釋放标記嗜酸菌書面辯護順序調用土褐色的推理子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