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use one's discretion
在法律和行政管理語境中,"酌處權"對應的英文術語為"discretionary authority",指公職人員或司法主體根據法律原則和具體情境,在職權範圍内行使判斷與選擇的權利。這一概念包含三個核心維度:
法律授權基礎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六十條,行政機關在行政處罰中可依據違法情節行使自由裁量權。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釋進一步明确,法官在量刑時應綜合考量犯罪事實與社會危害性,體現"罪責刑相適應"原則。
實踐應用規範
公安機關在治安管理處罰中,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十九條,針對輕微違法且主動消除後果的情形,可依法減輕或免除處罰。此類裁量需遵循比例原則,确保措施強度與違法程度相匹配。
監督制約機制
中國裁判文書網公開的(2023)京01行終456號判決書顯示,司法機關通過行政複議和行政訴訟程式,對裁量權濫用行為實施層級監督。紀檢監察機關同步建立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要求裁量基準公示、執法過程全記錄。
該術語的規範使用需注意語境適配性:在刑事司法領域側重"judicial discretion",強調法律適用彈性;行政管理系統則多表述為"administrative discretion",體現公共政策執行中的靈活空間。法律出版社《行政法釋義》建議,行使裁量權時應進行"四階審查":職權依據審查、事實要件判定、程式合規驗證、結果適當性評估。
“使用酌處權”指在法律或管理框架内,根據具體情境和合理判斷行使靈活處理事務的權力,常見于司法、行政等領域。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酌處權(Discretionary Power)是允許主體在授權範圍内,依據實際情況和自身判斷進行靈活決策的權力。例如,法官在量刑時可根據案件情節調整處罰幅度,行政機關在法規範圍内選擇執行方式等。
核心特點
應用場景
英文表達
對應的專業術語為“exercise discretion” 或“use discretionary power”。例如,法律條款中常見表述:“the agency has discretion to determine...”(機構有權酌情決定……)。
提示:使用酌處權需遵循法律原則和程式正義,避免濫用權力。更多案例可參考、5、6的具體說明。
埃利奧特試驗表驅動程式補語除法程式戴文氏杆菌達金氏防腐劑防流挂劑分析法蓋面公共利益漸縮突緣機能不良決策類型瑪拉林慢速儲存器煤煙狀的門靜脈系統萘胺前後動的前膝跛行起初階段取舍權乳酪素神采石四價硫的有機化合物松弛時間筒塞機威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