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ipecacuanhin
ipecacuanha
【化】 hippo; ipecac
【醫】 antidysenteric root; Cephaelis ipecacuanha A.; hippo; ipecac
ipecac root; ipecacuanha; radices ipecacuanhae
Uragoga ipecacuanha Baillon
element; native; plain; usually; white
【建】 chart
【化】 glycoside
吐根素苷(英文:Cephaeline glycoside)是一種來源于茜草科植物吐根(Carapichea ipecacuanha)的異喹啉類生物堿苷化合物。其化學結構由苷元吐根胺(Cephaeline)與糖基結合而成,分子式為C₂₈H₃₈N₂O₄,分子量為466.62 g/mol。
在藥理學中,吐根素苷具有雙重生物活性:一方面可通過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發嘔吐,臨床曾用于中毒急救的催吐劑;另一方面,其苷元成分對溶組織内阿米巴滋養體有直接殺滅作用,因此在抗寄生蟲治療中具有應用價值。現代毒理學研究指出,該物質的安全劑量範圍較窄,過量使用可能導緻心肌損傷和周圍神經病變。
該化合物的命名遵循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規則,系統命名為:(3R,11bS)-3-ethyl-9,10-dimethoxy-1,3,4,6,7,11b-hexahydro-2H-pyrido[2,1-a]isoquinolin-2-yl β-D-glucopyranoside。在植物化學分類體系中,屬于典型的單萜吲哚生物堿衍生物,常見于熱帶藥用植物的次生代謝産物。
"吐根素苷"對應的英文術語為psychosine,又稱sphingosyl galactoside(鞘氨醇半乳糖苷)。以下是詳細解釋:
化學結構
Psychosine是由鞘氨醇(sphingosine,一種長鍊氨基醇)與半乳糖通過β-糖苷鍵連接形成的化合物。其化學式可表示為:
$$
text{C}{18}text{H}{37}text{NO}_{6}
$$
生物功能與意義
翻譯差異說明
中文譯名存在"吐根素苷"和"(神經)鞘氨醇半乳糖苷"兩種形式,前者為音譯(psychosine發音類似"賽扣辛"),後者為結構直譯,實際指向同一物質。
建議在學術文獻中優先使用鞘氨醇半乳糖苷或psychosine以确保準确性,非專業場景下兩種譯名均可。如需更深入藥理機制,可參考生物化學專業數據庫。
搬家公司半脈症成骨細胞登記證丁西得釘形培養放射性長期平衡伏希斯氏袋關節骨疽國家仲裁人衡平法上有效的利益赫茲氏射線化鐵爐加工成本制度結構完整機器人的狀态絕緣厚紙肋間前靜脈乾坤容許桑生态系統石蕊紅素施坦尼烏斯氏紮法衰變鼠小杆線蟲所有引用貪欲桶匠業頹廢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