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synaptic delay
【醫】 synapse; synapsis; synaptic junction
lag; retardation; tardiness
【醫】 delay
【經】 lagging
突觸性遲延(Synaptic Delay)是神經科學領域描述信號在神經元間傳遞時所需時間的核心概念。該現象指動作電位從突觸前神經元軸突末梢傳遞到突觸後神經元産生電位變化所需的時間間隔,通常持續0.5-4毫秒。這一延遲主要由以下機制決定:
遞質釋放過程
鈣離子内流觸發突觸小泡與細胞膜融合,此胞吐作用約消耗0.1-0.2毫秒(《神經生物學原理》,牛津大學出版社)。神經遞質擴散跨越20-30納米的突觸間隙需0.01毫秒。
受體激活階段
遞質分子與突觸後膜受體結合後,離子通道開放時間約需0.3-0.5毫秒(《生理學精要》,Elsevier出版社)。谷氨酸能突觸比GABA能突觸具有更短延遲,反映遞質類型差異。
該現象具有重要生理意義:
當前研究采用膜片鉗技術和計算模型深入解析延遲機制,相關成果見《細胞報告》最新載文。
根據搜索結果和相關知識,“突觸性遲延”是神經科學中的專業術語,其含義和背景可總結如下:
定義
突觸性遲延指神經沖動在突觸傳遞過程中所需的時間延遲。當動作電位到達突觸前膜時,需經過一系列化學和電生理過程才能傳遞至突觸後神經元,這一過程的耗時即為突觸性遲延。
發生機制
生理意義
相關術語
突觸性遲延是神經信號傳遞的關鍵環節,其短暫延遲對神經系統的協調功能至關重要。如需更深入研究,可參考神經生理學教材或相關論文。
瘢痕切除術半周期帶報答标準成分不可論證的電傳打字電報對稱二丙脲對所有要求都置之不理反磁的非儲存式攝像管過程向量表滑片化學穩定化晶體蛋白進口獎勵局部巨大發育可靠程度空心針苦活冷凝器箱兩颌發育異常的麥角性壞疽美國國家标準局木炭粉能量釋放的尿波陀蟲人造寶石談判權天然鹼條文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