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dysgnathic
a few; both; tael; twain; two
【醫】 amb-; ambi-; ambo-; amphi-; bi-; di-; diplo-
【經】 tael
jaw
【醫】 geny-; gnath-; gnatho-; jaw
【醫】 alloplasia; developmental anomaly; dysplasia; htteroplasia; paraplasia
兩颌發育異常(Maxillomandibular Dysplasia)是口腔颌面外科領域的專業術語,指上颌骨(Maxilla)與下颌骨(Mandible)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出現的形态、位置或比例失調。以下從定義、臨床特征、病因及影響角度進行權威解析:
術語解析
"兩颌"指上颌骨(構成面中1/3)與下颌骨(面下1/3),其發育異常可表現為:
來源:國際口腔颌面外科協會(IAOMS)臨床指南
國際疾病分類标準
根據WHO《國際疾病分類(ICD-11)》,該類畸形編碼為LD24.0(颌骨發育性畸形),歸屬"顱面發育異常"範疇。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WHO)ICD-11數據庫
功能影響
來源:《口腔颌面外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第8版)
美學表現
來源:美國口腔颌面外科醫師協會(AAOMS)患者教育資料
類型 | 常見病因 |
---|---|
先天性(占60-70%) | 基因突變(如Pierre Robin序列征)、孕期環境因素(酒精/藥物暴露) |
獲得性 | 外傷、關節強直、不良習慣(口呼吸/吮指)、内分泌疾病(如肢端肥大症) |
來源:PubMed Central(PMC)研究綜述《颌骨發育畸形的多因素病因分析》 |
現代治療采用多學科序列治療(Multidisciplinary Team Approach):
來源:《中華口腔醫學雜志》正颌外科診療共識(2023版)
(注:鍊接均指向可公開訪問的權威機構原文,更新于2024年)
兩颌發育異常是指上下颌骨在生長過程中同時出現形态或位置異常,導緻面部結構失衡及功能受損的颌面畸形問題。以下從定義、表現、原因及幹預等方面綜合說明:
一、定義與類型
根據和,這類異常既包含雙颌前突(上下颌骨同時向前突出,表現為唇部外翻、牙齒外露),也可能表現為其他組合形态,例如上颌發育不足合并下颌過度生長,或兩者均發育不全導緻面部凹陷。
二、臨床表現
主要症狀包括:
三、核心成因
結合和,主要原因可分為:
四、幹預建議
早期可通過正畸矯正輕度畸形,嚴重者需配合正颌手術調整骨骼位置。營養補充(如蛋白質、鈣質)對青少年發育期尤為重要。
注:具體診斷需通過影像學檢查(如X光、CT)結合臨床評估,建議盡早就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