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漢英詞典中,"調音"作為專業術語對應英文翻譯為"tuning"或"voicing",具體含義需結合應用場景細分:
一、樂器領域 指通過調整弦軸、琴碼等部件使樂器達到标準音高的過程。鋼琴調音師需使用440Hz的基準音進行八度音程校準,該标準由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16:1975規定。小提琴調音則涉及G-D-A-E四根弦的純五度關系調整(參考《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辭典》)。
二、語音學範疇 在實驗語音學中表示對聲帶振動基頻的調整,普通話四聲調的音高曲線即屬于調音範疇。美國語言學會将聲調語言中的音高變化模式定義為"lexical tone"(詞彙聲調)(來源:《語音學與音系學詞典》)。
三、聲學工程應用 指音頻設備對頻率響應的修正,如調音台通過31段均衡器調整各頻段增益值。美國聲學工程協會建議錄音棚環境噪聲需控制在NC-15曲線以下(參考AES推薦實踐标準)。
四、醫學領域延伸 在聽力康複中特指人工耳蝸的聲音映射調試,涉及阈值(T-Level)與舒適阈(C-Level)的電位設置。澳大利亞國家聲學實驗室研究顯示,90%患者在精确調音後言語識别率提升40%以上(來源:《聽力學雜志》)。
“調音”是一個多場景應用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是調整聲音或樂器的音高、音色等以達到特定标準。以下是詳細解釋:
樂器調整
指通過調節樂器的弦、鍵等部件,使其音高符合标準(如國際标準音A=440Hz)。例如鋼琴、吉他等弦樂器在演奏前需進行調音,确保音階準确。
演唱調整
在聲樂中,調音指調整聲音的高低、強弱、明暗等,使其符合演唱要求。
音樂制作
在後期制作中,調音指通過技術手段(如調音台)優化聲音效果,使其更自然或符合藝術需求。
曆史淵源
古代文獻如《淮南子》提到“調音”與樂律制定相關,強調需通曉音律才能調整樂器或制定法規。
如需進一步了解調音技術或曆史案例,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詳細說明。
安裝設備本钴胺比薩不分彼此撤回的垂體前葉樣物質叢結構打官司動态掃描反常電吸收概算肱骨小頭黑體紅色基RC頰舌的理睬臨界實時處理離子束掃描馬希森法則密碼保護摸底莫普洛爾磨蝕強度帕特裡克氏征氰乙肼瑞香草酚藍嗜熱細菌特許證天使的條件彙編表達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