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质的意思、兵质的详细解释
兵质的解释
军事攻击的目标。《韩非子·存韩》:“均如贵臣之计,则 秦 必为天下兵质矣。” 陈奇猷 集释引 顾广圻 曰:“质,如字,射的也。”
词语分解
- 兵的解释 兵 ī 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 战士,军队: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
- 质的解释 质 (質) ì 本体,本性:物质。流质(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质。质言(实言)。沙质。本质。质点。品质。性质。素质。资质。 朴素,单纯:质朴。质直。 问明,辨别,责问:质疑。质问。质询。对质。 抵
网络扩展解释
“兵质”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兵质(拼音:bīng zhì)指军事攻击的目标,即战争中敌方需要攻占或摧毁的核心对象。该词最早见于《韩非子·存韩》,原文为:“均如贵臣之计,则秦必为天下兵质矣。”
二、字义分解
- 兵:
- 本义为武器,引申为军队、战争相关事务,如《说文解字》注:“兵,械也。”
- 质:
- 原指事物的根本特性,此处特指“箭靶”(即攻击目标),如《韩非子》注疏引顾广圻言:“质,如字,射的也。”
三、语境与用法
该词多用于描述战略层面的军事目标。例如《韩非子》中通过“兵质”一词,比喻秦国若采纳错误策略,可能成为各国联合攻击的焦点。
四、参考资料
- 词义来源:《韩非子·存韩》
- 权威解析:查字典网(高权威),诗词组词网(中等权威)
网络扩展解释二
兵质(bīng zhì)一词拆分成部首是“丿”和“贝”,笔画数为五。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刀未可取,以士疑之质也。”在繁体字中,兵质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但具体的写法需要参考古代文献。以下是一个例句:“这位将军具备出色的兵质,所以才能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组词方面,可以有“兵质优秀”、“兵质精良”等。近义词可以有“兵器的素质”、“武器的品质”等。至于反义词,可以是“兵质低劣”、“兵质不良”等。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