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函稿的意思、函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函稿的解释

亦作“ 函藳 ”。书信等的草稿或底稿。 清 冯桂芬 《皖水迎师记》:“继荐 太仓 钱主事 鼎铭 ,许之。且以函藳见属,辞,不获,稿成,授 钱君 。” 清 曾纪泽 《复陈中俄议界情形疏》:“除将致 俄 外部函稿译汉咨呈总理衙门查核外,谨将微臣遵旨与 俄国 外部商论界务情形,恭摺復陈。” 清 曾纪泽 《伦敦致刘康侯太守》:“兹将復 丹崖星使 函稿寄弟一閲。”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函稿”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hán gǎo,其核心含义指书信的草稿或底稿。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二、用法与场景

  1. 历史文献:多用于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书信往来或公文起草,如冯桂芬《皖水迎师记》中记载“函藳见属”,即委托他人代写书信草稿。
  2. 现代语境:现多用于学术研究或历史档案领域,描述未正式发出的书信或文件底稿。

三、相关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书信格式或公文起草规范,可参考清代文献或相关历史档案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二

函稿的意思

函稿是指通过书信或信函的形式向某个机构或个人提交文章、稿件、报告等。函稿广泛应用于各类出版社、报纸、杂志、学术研究机构等领域,是一种常见的投稿方式。

拆分部首和笔画

函(部首:凵,简写:几)是一个常见的汉字部首,常用于形容书函、信件相关的字词。函字的构成主要由“几”和“凵”两部分组成,通过“几”部分可以想象出放入函中物品的形状,而“凵”部分代表函的容器。

稿(部首:禾,简写:⺮)是一个常见汉字部首,常用于与书稿、诗文等文字相关的字词。 稿字的构成由“禾”部分和其他部分组成,意味着写下的文字以禾为内容,代表着农田中的谷物成熟的意义。

来源和繁体

函稿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王守仁的《王文正公集》中,其意思是向他人进行信函通信。当时的写法为「凾稿」。随着时间的推移,「凾」字逐渐演化为「函」字,成为了函稿的正式写法。

在繁体字中,“函”和“稿”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特别的区别。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函、稿的写法不同于现代,常采用颜色、形状等方式进行区分。例如,“函”字可以用红色书写,代表信件;“稿”字可以用蓝色或绿色书写,代表文稿。

例句

1. 我写了一封函稿给编辑部,希望能被选中发表。

2. 他的函稿被多家出版社拒收,让他很失望。

3. 这份函稿写得真好,我打算将其推荐给我的老师。

组词

1. 回函:回复他人来信的函件。

2. 投函:将信件投入邮箱中。

3. 稿纸:专门用于写作的纸张。

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来函、来稿、来信

反义词:发函、发稿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