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函稿的意思、函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函稿的解釋

亦作“ 函藳 ”。書信等的草稿或底稿。 清 馮桂芬 《皖水迎師記》:“繼薦 太倉 錢主事 鼎銘 ,許之。且以函藳見屬,辭,不獲,稿成,授 錢君 。” 清 曾紀澤 《複陳中俄議界情形疏》:“除将緻 俄 外部函稿譯漢咨呈總理衙門查核外,謹将微臣遵旨與 俄國 外部商論界務情形,恭摺復陳。” 清 曾紀澤 《倫敦緻劉康侯太守》:“茲将復 丹崖星使 函稿寄弟一閲。”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函稿”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hán gǎo,其核心含義指書信的草稿或底稿。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二、用法與場景

  1. 曆史文獻:多用于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書信往來或公文起草,如馮桂芬《皖水迎師記》中記載“函藳見屬”,即委托他人代寫書信草稿。
  2. 現代語境:現多用于學術研究或曆史檔案領域,描述未正式發出的書信或文件底稿。

三、相關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書信格式或公文起草規範,可參考清代文獻或相關曆史檔案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二

函稿的意思

函稿是指通過書信或信函的形式向某個機構或個人提交文章、稿件、報告等。函稿廣泛應用于各類出版社、報紙、雜志、學術研究機構等領域,是一種常見的投稿方式。

拆分部首和筆畫

函(部首:凵,簡寫:幾)是一個常見的漢字部首,常用于形容書函、信件相關的字詞。函字的構成主要由“幾”和“凵”兩部分組成,通過“幾”部分可以想象出放入函中物品的形狀,而“凵”部分代表函的容器。

稿(部首:禾,簡寫:⺮)是一個常見漢字部首,常用于與書稿、詩文等文字相關的字詞。 稿字的構成由“禾”部分和其他部分組成,意味着寫下的文字以禾為内容,代表着農田中的谷物成熟的意義。

來源和繁體

函稿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王守仁的《王文正公集》中,其意思是向他人進行信函通信。當時的寫法為「凾稿」。隨着時間的推移,「凾」字逐漸演化為「函」字,成為了函稿的正式寫法。

在繁體字中,“函”和“稿”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特别的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函、稿的寫法不同于現代,常采用顔色、形狀等方式進行區分。例如,“函”字可以用紅色書寫,代表信件;“稿”字可以用藍色或綠色書寫,代表文稿。

例句

1. 我寫了一封函稿給編輯部,希望能被選中發表。

2. 他的函稿被多家出版社拒收,讓他很失望。

3. 這份函稿寫得真好,我打算将其推薦給我的老師。

組詞

1. 回函:回複他人來信的函件。

2. 投函:将信件投入郵箱中。

3. 稿紙:專門用于寫作的紙張。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來函、來稿、來信

反義詞:發函、發稿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