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疾的意思、三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疾的解释

(1).指狂、矜、愚三种不良气质。《论语·阳货》:“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2).指好色、好货、好勇三种恶习。 宋 邵博 《邵氏闻见后录》卷一二:“好色,好货,好勇,是诸侯之三疾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疾是汉语古籍中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复合词,最早见于《论语·阳货》。据《汉语大词典》解释,该词特指古代社会认为需要警惕的三种性格缺陷:

一、狂 指轻率急躁的处事态度。《论语》载孔子言:「狂而不直」,朱熹注疏称这类人「志极高而行不掩」,表现为行为激进却缺乏审慎。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引申为「心不能审得失之地」的思维特征。

二、矜 指傲慢固执的心性。《古代汉语词典》释义为「自尊自大」,具体表现为「矜而不争」的社交排斥性。北宋邢昺在《论语注疏》中强调,这类人「持守太严」以致失去变通能力。

三、愚 并非现代意义的智力缺陷,特指《广雅》所载「愚,戆也」的行为特质,即表面憨直实则缺乏判断力。王引之《经义述闻》考证,这种「愚」常伴随着「直而无礼」的处事偏差。

该词组的深层文化价值在于:中国古代儒家通过性格缺陷分类,构建了「君子修身」的伦理坐标。现代《中华伦理范畴辞典》指出,三疾概念体现了「德性修养的动态平衡观」,对当代心理学的人格研究仍具启示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

“三疾”一词主要有两种经典解释,分别源于不同文献和语境:

一、《论语》中的解释(主流含义)

指狂、矜、愚三种不良气质
出自《论语·阳货》,孔子提到古人本有的三种性格缺陷,但当时(春秋时期)已演变得更恶劣:

  1. 狂:古时表现为不拘小节,今变为放荡不羁。
  2. 矜:古时表现为棱角分明,今变为暴躁易怒。
  3. 愚:古时表现为耿直单纯,今变为虚伪狡诈。

此解释反映了孔子对世风日下的感慨,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二、宋代扩展解释

指好色、好货、好勇三种恶习
宋代学者邵博在《邵氏闻见后录》中,将“三疾”引申为诸侯的三种弊病:

  1. 好色:沉溺情欲;
  2. 好货:贪图财物;
  3. 好勇:争强斗狠。

其他相关说明

建议结合《论语》原文及注释深入理解其哲学内涵。

别人正在浏览...

敖言白鸡补假茶卤儿产后风持衡拥璇窗门刀豆瞪愕丁一卯二伐山语格棱割弃躬蹈矢石工师寒衾幻梦互契较高级诫勉稽诟君人课效括搭廉退里行利益马陵之战厖错寐觉妙染暮生闹火纳异披扬蒨蔚牵诱怯挠齐尚七十二贤器藴屈钝三日仆射设虑声带十部视养虽马堂息讨打淘漉铁线篆廷理同夥问事问途涴染显僇席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