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金联合攻辽的盟约。宋朝于1118年和1120年两次遣使渡海赴金,约定:双方联合攻辽,灭辽后,宋收回后晋以后割弃给辽的燕、云诸府州,并将每年给辽的岁币给金国。
海上之盟是北宋末年(1120年)宋金两国为联合攻辽而签订的一项军事盟约。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海上之盟因双方使节需经渤海往来谈判而得名。北宋末年,女真族建立的金国崛起,对辽国形成威胁。宋徽宗为收复被辽占据的燕云十六州,决定与金结盟。
该盟约暴露了北宋外交与军事的脆弱性,虽短暂实现灭辽目标,却加速了自身灭亡,被后世视为战略失误的典型案例。
(注:更多细节可参考、2、4、5等来源。)
《海上之盟》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海洋上的合作或同盟关系。
《海上之盟》的拆分部首是《水》和《王》,其中《水》为左边的部首,表示与水相关的事物,《王》为右边的部首,表示国家、权力等意义。它的笔画数为6画。
《海上之盟》这个成语,出自《史记·货殖列传》。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为「海上之盟」。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成语《海上之盟》的字形略有差异。具体写法为「海上之盟」。
他们各国之间建立起了一个牢固的海上之盟,共同维护海洋安全。
-海上:指海洋上的。
-之:表示所属关系。
-盟约:指双方达成的合作协议。
- 海洋合作
- 海上同盟
- 海洋竞争
迸瀑不拘小节谗人朝廷楚执珪大姒奠茧钓鳌竿订制恶秽恩膏飞足告老根皮,根被古货扢扎帮覈理回甘惑世盗名竭诚京储惊沫惊心惨目桕脂浚哲看台圹僚连莚灵州驎角柳下惠緑珠江梅花岭蔑蔑淖冰披甲凭揽泼剌货千古一帝迁情赏鉴山河易改,本性难移绳规使气白赖拾人唾余收勘属稾驷马仰秣肆言詈辱松磴随便褪色讬契哇塞温树无脊椎动物武直消梨花晓旨侠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