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olid] 物质存在的一种状态,有一定体积和一定形状、质地比较坚硬的物体。与液体和气体相区别
有一定体积、形状和硬度的物体。如金属、岩石、木材、玻璃、橡皮等,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固体是物质的一种常见聚集态,具有以下核心特征和分类:
一、基本定义 固体指在常温常压下能保持固定形状和体积的物质形态,其微观粒子(原子、分子或离子)通过强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结构,粒子只能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无法自由流动。
二、物理特性
三、分类体系
四、微观结构 粒子间通过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或分子间作用力紧密结合,形成三维网状结构。以金属晶体为例,金属阳离子通过自由电子形成金属键,这种结构赋予金属良好的导电性和延展性。
五、特殊形态 准晶体:具有长程有序但不完全周期性的结构(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研究对象) 超固体:同时具备超流性和晶体有序性的量子态(极低温下存在)
固体是指物质的一种状态,它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在常温常压下不易变形,并且具有一定的分子间吸引力。
固体的拆分部首是囗(口字旁),它的总笔画数为6画。
固体一词最早出现于《说文解字》中,是根据其意义而形成的。其本意为"坚硬不动的",后来引申为"物质的一种状态"。
固体的繁体字没有变化,仍然是「固體」。
在古代汉字中,固体的写法并没有太大变化,基本上和现代汉字相同。
1. 这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固体状态。
2. 水在0℃以下会凝结成固体。
1. 固态:指物质的固体状态。
2. 固化:指将液体或气体变为固体。
3. 固定:指使物体保持在固定的状态或位置。
1. 实体:指物质具有明确形状和质量的状态。
2. 坚固:指结构牢固,不易倒塌或变形。
3. 坚实:指物体结实、紧实,不松动或易碎。
1. 液体:指物质的另一种常见状态,具有流动性。
2. 气体:指物质的另一种常见状态,具有膨胀性和散射性。
3. 空气:指大气中的混合气体,无固定形状和体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