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鹿鸣的意思、鹿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鹿鸣的解释

(1).鹿鸣叫。《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毛 传:“呦呦然鸣而相呼,恳诚发乎中,以兴嘉乐宾客,当有恳诚相招呼以成礼也。”

(2).古代宴群臣嘉宾所用的乐歌。源于《诗·小雅·鹿鸣》。据 清 代学者研究,《鹿鸣》的乐曲至两 汉 、 魏 、 晋 间尚存,后即失传。《仪礼·大射》:“小乐正立于西阶东,乃歌《鹿鸣》三终。”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若次其曲引所宜,则《广陵》《止息》《东武》《太山》《飞龙》《鹿鸣》《鵾鷄》《游絃》。” 宋 王灼 《碧鸡漫志》卷一:“古曲音辞存者四:曰《鹿鸣》《騶虞》《伐檀》《文王》。”后科举时代,以举人中式为赋鹿鸣。 唐 韩愈 《送杨少尹序》:“ 杨侯 始冠,举於其乡,歌鹿鸣而来也。” 清 姚鼐 《哭孔撝约三十二韵》:“鹿鸣君始赋,骏骨窃先知。”

(3).指鹿鸣宴。 唐 元稹 《桐花》诗:“君若傲贤雋,鹿鸣有食芩。”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忽一日,告从姪 庆辰 云:‘作宵梦 赵 宰拉赴鹿鸣,与公邻坐,已而杳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斠书·<篷窗随录><篷窗续录>》:“方伯庚午以重赴鹿鸣,加头品顶戴。”

(4).借指科举考试。 明 叶宪祖 《碧莲绣符》第八折:“吾本 章斌 名姓,鹿鸣徼幸居先。” 太平天囯 洪仁玕 《干王洪宝制》:“况我真圣主文武同科,鹿鸣与鹰扬并重。”《平山冷燕》第十八回:“明日鹿鸣得意,上苑看花,天子定当刮目。”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鹿鸣”一词具有多重含义,需结合历史、文学及文化背景综合理解:

一、本义与《诗经》起源 “鹿鸣”最初指鹿的叫声,源自《诗经·小雅·鹿鸣》首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中描绘鹿群在野外觅食时和谐鸣叫的场景,象征自然界的安宁,奠定了该词“和谐欢聚”的意象基调。

二、宴饮乐歌与礼仪功能

  1. 周代宴礼:作为古代宴请群臣宾客的专用乐歌,《鹿鸣》乐曲在周代至汉魏时期用于宫廷宴飨,如《仪礼》记载“乃歌《鹿鸣》三终”。
  2. 政治隐喻:诗中“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等句,既表达对宾客的礼遇,也暗含君主招纳贤才、巩固统治的意图。

三、科举文化象征 自唐代起,“鹿鸣宴”成为地方官府为新科举人举办的庆贺宴会,后衍生出“鹿鸣”代指科举考试。此用法将鹿群共鸣的自然现象,类比为人才汇聚、共展抱负的社会场景。

四、文学意象拓展

  1. 曹操《短歌行》:直接引用“呦呦鹿鸣”四句,以宴饮场景表达对贤才的渴求。
  2. 成语引申:后世将“鹿鸣其乐”引申为自由无拘、心境恬淡的状态,如形容隐逸生活或文人雅集。

补充说明:需注意《鹿鸣》古乐谱已失传(、3提及),现今主要通过文本研究其文化内涵。若需深入探究《鹿鸣》诗篇的赏析或具体历史演变,可参考《诗经》注疏类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鹿鸣》的意思

《鹿鸣》是一个中国汉字词语,意思指鹿发出的声音。

拆分部首和笔画

《鹿鸣》的部首为鹿(lu4),共有7个笔画。

来源

《鹿鸣》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诗经》中的《鹿鸣之什》。在这其中,鹿鸣被用来形容自然界的声音,如鸟鸣、虫鸣。后来,这个词逐渐引申为鹿发出的声音。

繁体字

《鹿鸣》的繁体字为「鹿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鹿鸣」的写法可能会有些不同。其中有一种古体字写作「鹿鸣」,即将「鹿」的左边加上一个「鸟」的形状。这种古老的写法显示出鹿和鸟的联想。另外,还有一种古体字写作「鹿銘」,将「鸣」字的左边加上「金」的形状。

例句

1. 夜色中,远处传来了一阵鹿鸣声,仿佛音乐般动人。

2. 春天的早晨,郊外的山林中充满了鹿鸣的声音,犹如大自然的交响乐。

组词

鹿角(lu4 jiao3):鹿的角

鸣叫(ming2 jiao4):发出声音

大鹿(da4 lu4):大型鹿

近义词

鹿吼(lu4 hou3):鹿的叫声

鹿啼(lu4 ti2):鹿的哭声

反义词

无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