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这烧香可是神佛儿的事情,‘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咱‘各人儿洗面儿各人儿光’,你不要,可行不的。”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每个人需自行修养品德,无法替代他人完成。以下是详细解析:
字面解释
字面指“公公修公公的德行,婆婆修婆婆的德行”,比喻个人品德需自行修养,不可由他人代劳。
例如《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用烧香比喻:“各人儿洗面儿各人儿光”,强调个人需承担自身责任。
延伸理解
部分现代解释(如)将其拆分为“公德”与“私德”:
该成语提醒人们:
若需进一步了解成语接龙或例句,可参考相关词典(如、)。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这个词是指公共事务中个人应当修养自己的德行,并以良好的道德行为示范给他人。这个词拆分出来的部首是公和德,公表示公共、公益,德表示道德、品行。以《康熙字典》的笔画统计,公修公德这个词的总笔画数是15个。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这个词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在公共事务中,个人应当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以自身行为影响他人、传承优秀的品德。
在繁体字中,公修公德可以写成「公修公德,婆修婆德」。这些繁体字保留了古代形状,体现了汉字的演变与传承。
在古时候汉字写法中,公修公德可以写成「公修公德,婆修婆德」。这些古代字形通过演变和整理,形成了现代汉字的书写规范。
例句:
1. 作为一名公务员,他始终坚持公修公德,廉洁奉公。
2. 婆修婆德的家庭是社会的基石,为下一代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组词:
公益、公共、修身、修养、道德、品行、德行、良好、示范、传承
近义词:
公德弘扬、修身养性、道德操守、品德高尚
反义词:
私心杂念、为人不诚、不道德、行为失范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