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菰首的意思、菰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菰首的解释

即茭白。 宋 黄庭坚 《次韵子瞻春菜》:“蓴丝色紫菰首白,蔞蒿牙甜蔊头辣。” 宋 陆游 《幽居》诗:“芋魁加糝香出屋,菰首芼羹甘若飴。”参见“ 茭白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菰首,是汉语中对一种水生蔬菜的古称或雅称,现代多称为茭白。其详细释义如下:


一、植物学释义

菰首指禾本科菰属植物菰(Zizania latifolia)的膨大肉质茎。这种膨大现象由黑粉菌(Ustilago esculenta)寄生刺激形成,幼嫩时可食用,口感清脆甘甜,是传统水生蔬菜。

形态特征:

二、词源与历史记载

“菰首”之名源于古代文献:

  1. 《尔雅·释草》:“出隧,蘧蔬。” 晋代郭璞注:“蘧蔬似土菌,生菰草中,今江东啖之,甜滑。”即指菰首(茭白)。
  2. 《说文解字》:“菰,蒋也。从艸,瓜声。”段玉裁注:“菰者,蒋之实,其米称雕胡。”说明“菰”为植物名,“首”或指其可食的膨大茎部。

三、别名与文化内涵

菰首在历代典籍中有丰富别称:

四、实用价值

  1. 食用:

    菰首自古为江南名蔬,宋代《山家清供》记载其可烹制“玉糁羹”;

  2. 药用:

    《食疗本草》载其性甘寒,可“解烦热,调肠胃”(《证类本草》引)。


参考文献

  1. 《尔雅注疏》(晋·郭璞注)
  2. 《本草纲目·草部》(明·李时珍)
  3.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宋·唐慎微)

网络扩展解释

“菰首”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菰首”即现代所称的“茭白”,是一种水生蔬菜,属于禾本科菰属植物。其茎部因真菌寄生而膨大,形成可食用的肉质部分。

  2. 文献记载
    该词多见于宋代诗词,例如:

    • 黄庭坚《次韵子瞻春菜》提到“蓴丝色紫菰首白”,描述其色泽;
    • 陆游《幽居》中“菰首芼羹甘若飴”,形容其味道甘甜。
  3. 语言特点

    • 拼音:gū shǒu(现代普通话读音);
    • 近义词:茭白、菰菜;
    • 反义词:无明确反义词,但可根据语境与辛辣食材(如“蔊头辣”)形成对比。
  4. 现代应用
    作为古语词,“菰首”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常用,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日常一般直接称“茭白”。

别人正在浏览...

百裥裙败局白皂豹乔笔距蝉子赤手起家传圭袭组蹙鼻代舞电功率二隐泛淘淘梵行粉碎扶树伏卧高眇共默贯绳桂影锢见合气洪壮喉音夹袄假结践年桀骜不逊藉幕急用空砦来龙连漫连偶脸小梨栗岭越螺壳钱毛嫔帽衫闽粤牧苑青死权宜三彝沙鼎设科摄像管曙河水脚水云甜点心同笔研拖磨托纸娲娥纤珪嫌忌絃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