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均分的意思、均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均分的解释

[divide equally] 平均分划;平均分配

详细解释

(1).公平分配;平均分配。《国语·周语中》:“昔我先王之有天下也,规方千里以为甸服……其餘均分公、侯、伯、子、男。” 韦昭 注:“均,平也。《周礼》:公之地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二百里,男百里。”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笨麴并酒》:“用米亦无定方,準量麴势强弱。然其米要须均分为七分:一日一酘,莫令空闕。” ********* 《民报周年纪念演说词》:“有主张废资本家归诸国有的,有主张均分于平民的,有主张归诸公有的,议论纷纷。”

(2).谓按等级规定分配。《史记·礼书》:“固塞不树,机变不张,然而国晏然不畏外而固者,无他故焉,明道而均分之,时使而诚爱之,则下应之如景响。”按,《荀子·议兵》均作“钧”。

(1).谓分配俸禄为若干等分。《管子·霸言》:“圣王卑礼以天下之贤而王之,均分以钓天下之众而臣之。”

(2).谓尽其职分。《墨子·非命下》:“今也,王公大人之所以蚤朝晏退,听狱治政,终朝均分而不敢怠倦者,何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均分是汉语中表示"平均分配"的核心词汇,其内涵可从以下四个维度阐释:

一、基本释义 指将事物按等量或等比例分配给多方,强调分配结果的均衡性。如《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定义:"平均分配:均分土地|遗产由子女均分"(来源: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该词由"均"(均衡)与"分"(分割)复合构成,最早见于《周礼》"均分邦国"的记载,经《汉书·食货志》"分田均力"等历史文献传承至今(来源:中华书局《汉语大词典》)。

二、应用范畴

  1. 法律领域:根据《民法典》第1130条,法定继承原则上要求"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来源:中国法制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2. 数学教育:在初等数学中特指将整体等分为若干份的运算过程,如分数概念建立时常用"将圆形均分为8等份"的教学表述(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三、语义辨析 与"平分"构成近义关系,但存在细微差异:"均分"侧重分配结果的数学均等性,常用于正式文书;"平分"则多用于日常语境,可包含主观价值判断。如《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指出:"均分侧重量的均等,平分可含价值均等的引申义"(来源:北京大学出版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

四、文化内涵 作为儒家"不患寡而患不均"思想的语言载体,该词在《礼记·王制》"分田授土,必均必平"的表述中,已蕴含传统社会对公平分配的价值追求(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十三经注疏》)。

网络扩展解释

“均分”是一个常见的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含义,但核心概念均与“平均分配”相关。以下是两种主要解释:


1.数学中的“均分”

在数学中,“均分”指将一组数值的总和平均分配给各个个体,通常称为算术平均数。其计算公式为: $$ text{均分} = frac{text{数值总和}}{text{数值个数}} $$ 示例:
若某次考试中,甲、乙、丙三人的分数分别为80、90、70,则均分为:
$$ frac{80 + 90 + 70}{3} = 80 $$

应用场景:


2.学术评价中的“均分”

在教育领域,“均分”通常指学生各科成绩的平均值,用于综合评价学业表现。例如:

示例:
若某学生三门课程成绩为85、75、90,则简单均分为83.3;若涉及学分加权,需按权重计算。


其他延伸含义


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领域(如数学公式推导或成绩计算细则),可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补充说明。

别人正在浏览...

白圭之玷犤牛榜志办课簸行筞蹇储蕃楚公钟楮墨笔砚聪识撺角貂羽狄希独悟额解佛印凫绎宫库河西候府淮南鸡犬画制焦迫经略稽任聚会裾礁狙侩科进门楣谟猷木本水源偏钱跄济奇侅清望衾窠懃蕲旗识求售绻领蘧蒢驱散三千营上手汕头市稍关打节少卿审鉴神奸巨猾逝迈霜椑爽耸疏易体刑土地入股袜桶无多子无私有意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