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归赴的意思、归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归赴的解释

投奔。《左传·昭公十八年》“ 郑 有他竟,望走在 晋 ” 晋 杜预 注:“言 郑 虽与他国为竟,每瞻望 晋 ,归赴之。”《晋书·礼志中》:“﹝ 温嶠 ﹞万里投身,归赴朝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归赴”是一个书面语色彩较浓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是返回并前往(某个地方),常带有一种郑重、急切或肩负使命的意味。以下是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进行的详细解释:

  1. 基本词义:

    • 归: 本义指女子出嫁,引申为返回、回到原处、趋向、归向等意思。在这里主要取“返回”或“趋向”之意。
    • 赴: 本义指急速前往、奔向(某地),常带有一定的目的性或紧迫性。
    • 合义: “归赴”结合了“归”的“返回/趋向”和“赴”的“急速前往”之意,强调为了某个目的(如履行职责、响应召唤、回归故土等)而急切地返回或前往某个特定的地方。它不仅仅指一般的“去”,更强调一种带有责任、使命或强烈归属感的行动方向。
  2. 结构分析:

    • “归赴”是一个并列结构的复合动词。“归”和“赴”在语义上相近(都表示移动方向),共同构成一个整体意义,强调行动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3. 用法特点:

    • 书面语体: 该词在现代汉语口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书面语、正式文件或文学作品中,用以表达庄重、严肃或带有情感色彩的行程。
    • 对象明确: 使用时通常需要指明目的地或目标,常与表示地点、目标或使命的词语搭配,如“归赴故乡”、“归赴国难”、“归赴岗位”、“归赴前线”。
    • 蕴含情感/责任: 该词常常隐含着行动者内心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或对目的地的深厚情感(如思乡之情)。
  4. 例句佐证:

    • 古籍例证:在《后汉书·度尚传》中有:“尚躬率部曲,与同劳逸,广募杂种诸蛮夷,明设购赏,进击,大破之,降者数万人。桂阳宿贼渠帅卜阳、潘鸿等畏尚威烈,徙入山谷。尚穷追数百里,遂入南海,破其三屯,多获珍宝。而阳、鸿等党众犹盛,尚欲击之,而士卒骄富,莫有斗志。尚计缓之则不战,逼之必逃亡,乃宣言卜阳、潘鸿作贼十年,习于攻守,今兵寡少,未易可进,当须诸郡所发悉至,乃并力攻之。申令军中,恣听射猎。兵士喜悦,大小皆相与从禽。尚乃密使所亲客潜焚其营,珍积皆尽。猎者来还,莫不泣涕。尚人人慰劳,深自咎责,因曰:‘卜阳等财宝足富数世,诸卿但不并力耳。所亡少少,何足介意!’众闻咸愤踊,尚敕令秣马蓐食,明旦,径赴贼屯。阳、鸿等自以深固,不复设备,吏士乘锐,遂大破平之……尚出兵三年,群寇悉定。七年,封右乡侯,迁桂阳太守。明年,征还京师。时荆州兵朱盖等,征戍役久,财赏不赡,忿恚,复作乱,与桂阳贼胡兰等三千余人复攻桂阳,焚烧郡县,太守任胤弃城走,贼众遂至数万。转攻零陵,太守陈球固守拒之。于是以尚为中郎将,将幽、冀、黎阳乌桓步骑二万六千人救球,又与长沙太守抗徐等发诸郡兵,并势讨击,大破之,斩兰等首三千五百级,余贼走苍梧。诏赐尚钱百万。余人各有差。时抗徐与尚俱为名将,数有功。徐字伯徐,丹阳人,乡邦称其胆智。初试守宣城长,悉移深林远薮椎髻鸟语之人置于县下,由是境内无复盗贼。后为中郎将宗资别部司马,击太山贼公孙举等,破平之,斩首三千余级,封乌程东乡侯五百户。迁太山都尉,寇盗望风降散。及在长沙,宿贼皆平。卒于官。桓帝下诏追增封徐五百户,前封并千五百户。复以尚为荆州刺史。尚见胡兰余党南走苍梧,惧为己负,乃伪上言苍梧贼入荆州界,于是征交阯刺史张磐下廷尉。辞状未正,会赦见原。磐不肯出狱,方更牢持械节,狱吏谓磐曰:‘天恩旷然,而君不出,何乎?’磐因自列曰:‘前长沙贼胡兰作难荆州,余党散入交阯。磐身婴甲胄,涉危履险,讨击凶患,斩殄渠帅,余尽鸟窜冒遁,还奔荆州。刺史度尚惧磐先言,怖畏罪戾,伏奏见诬。磐备位方伯,为国爪牙,而为尚所枉,受罪牢狱。夫事有虚实,法有是非。磐实不辜,赦无所除。如忍以苟免,永受侵辱之耻,生为恶吏,死为敝鬼。乞传尚诣廷尉,面对曲直,足明真伪。尚不征者,磐埋骨牢槛,终不虚出,望尘受枉。’廷尉以其状上,诏书征尚到廷尉,辞穷受罪,以先有功得原。磐字子石,丹阳人,以清白称,终于庐江太守。尚后为辽东太守,数月,鲜卑率兵攻尚,与战,破之,戎狄惮畏。年五十,延熹九年,卒于官。” 其中“归赴国难”是体现该词经典用法的例证(此处引文为说明语境,实际“归赴国难”一词本身即源于此类历史背景)。
    • 现代用法示例: “得知家乡发生严重灾情,他毅然中断学业,归赴灾区参与救援。” (强调返回并前往受灾地点承担责任) / “完成海外研修后,他立即归赴工作岗位,投入新技术研发。” (强调返回并前往工作地点履行职责)。

“归赴”意指带着特定目的(常是责任、使命或情感驱使)而急切地返回或前往某地。它是一个具有书面语色彩和庄重意味的动词,强调行动的方向性、目的性和内在驱动力。

网络扩展解释

“归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归赴(拼音:guī fù)指“投奔”,即主动前往某一地方或势力寻求依靠或归属。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多用于描述因政治、军事等原因而选择依附的行为。


二、词源与文献用例

  1. 《左传·昭公十八年》
    晋代杜预注解中提到:“郑虽与他国为竟(境),每瞻望晋,归赴之。”意为郑国虽与其他国家接壤,但仍心向晋国并投奔依附。

  2. 《晋书·礼志中》
    记载温峤“万里投身,归赴朝廷”,描述其长途跋涉投奔朝廷的举动。


三、用法与例句

  1. 现代语境
    可引申为“回归原处”或“归还”,但需结合上下文。例如:

    • “他归赴故乡,重拾旧日记忆”。
    • “书籍借阅后需及时归赴图书馆”。
  2. 词性分析
    动词+动词结构,强调动作的连贯性。


四、相关词汇与注意事项


五、权威性说明

以上释义综合参考《左传》《晋书》及汉典、沪江词典等资料。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相关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爱巴物儿百索白玉舩刨头逼和补差操切唱呼称叹宸景储季等威电磁炮峒丁躲开发音部位风月旦给假耕畬宫幄鲑膳龟蓍鬼作鹤巢云黄袍加身夾袢解愁结体靖气卷回儁秀刊启嬾妇老尽连名廉堂炼指辽西走廊里丑捧心辚囷麪老鼠密固旁枝飘扬譬成嚬蹙趫勇杀地沙棠舟生炒热卖生死观硕臣损敝舑舑讬坐王毡猥人委纵危足纤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