髀枢的意思、髀枢的详细解释
髀枢的解释
髀骨外侧的凹陷部分。也称髀臼。
词语分解
- 髀的解释 髀 ì 大腿,亦指大腿骨:髀肉复生(因长久不骑马,大腿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安逸,无所作为)。 笔画数:; 部首:骨; 笔顺编号:
- 枢的解释 枢 (樞) ū 门上的转轴:户枢不蠹。 重要的或中心的部分,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枢纽。中枢。 笔画数:; 部首:木;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髀枢是中医解剖和经络理论中的术语,指人体股部外侧的特定区域,具体解释如下:
一、解剖定位
-
股骨大转子部位
位于股部(大腿)外侧的最上方,股骨向外隆起的部分。这一区域在体表可触及明显的骨性突起,是下肢活动的重要支点。
-
髋臼与骨盆连接处
部分文献将髀枢扩展解释为骨盆外方的髋臼部位,即股骨头与髋臼构成的髋关节区域,又称“机”。
二、中医经络关联
-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路径
根据《黄帝内经》记载,足太阳膀胱经的分支从腰部向下穿过臀部,经过髀枢进入腘窝(膝后区)。
-
足阳明胃经相关穴位
髀关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髀枢附近,是气血输布的关键节点,与下肢运动功能密切相关。
三、临床应用
髀枢是中医诊疗中常见的体表标志,涉及以下方面:
- 疾病诊断:如股骨头坏死、髋关节疼痛等病症的定位。
- 针灸治疗:此区域分布的穴位(如环跳、髀关)常用于调理下肢痹症和经络阻滞。
四、补充说明
不同文献对“髀枢”的表述略有差异,但核心均指向股骨大转子及髋关节区域,建议结合临床实际和权威解剖图谱进一步确认。
网络扩展解释二
《髀枢》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腿的关节。下面是关于《髀枢》的拆分部首和笔画信息、来源、繁体字、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例句,以及一些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拆分部首和笔画:
- 髟是《髀枢》的上部部首,它代表着头发。
- 斤是《髀枢》的下部部首,它代表着斧头。
- 髟部在《髀枢》中只有一画,而斤部则占据五个笔画。
来源:
《髀枢》一词最早出现在《尔雅》中,是一本古代的字书。字书通常记录了汉字的形状、写法、读音、释义等信息。
繁体字:
《髀枢》的繁体字为「髀樞」。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髀」字的写法有一些不同。比如,在先秦两汉时期的古籍中,「髀」字的形状更加简化,没有现代「髟」部的头发线条,而是更接近一个圆形的形状。
例句:
- 足部的髀枢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 老人的髀枢有点僵硬,走起路来有些困难。
组词:
- 髋骨(huái gǔ):指人体骨骼系统中与髀枢相关的骨头。
- 枢轴(shū zhóu):比喻事物的关键或重要的支撑点。
近义词:
- 大腿关节(dà tuǐ guān jié)
- 股骨关节(gǔ gǔ guān jié)
反义词:
- 非关节部位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