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牿服的意思、牿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牿服的解释

圈禁,制伏。《淮南子·齐俗训》:“浇天下之淳,析天下之朴,牿服马牛以为牢,滑乱万民,以清为浊。”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牿服(gù fú)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通过圈禁或强制手段使牲畜(后亦引申用于人)屈服驯化。以下从权威词典及文献角度分项阐释:


一、本义解析

  1. 字源构成

    • 牿:从牛从告,本义指关牛马的圈栏。《说文解字注·牛部》载:“牿,牛马牢也”,引申为束缚、限制。
    • 服:甲骨文象以手按人屈服之形,《说文》释“用也”,含驯服、顺从之意。

      二字组合后,牿服指通过禁锢手段迫使对象服从,属强制性驯化行为。

  2. 权威释义

    据《汉语大词典》(第6册第499页)定义:

    “牿服:以牢笼控制,使之驯服。后泛指以强力制服。”


二、文献用例与引申

  1. 早期典籍用例

    • 《尚书·费誓》:“今惟淫舍牿牛马”,郑玄注:“牿谓牢闲之,使不得抵触伤人”,此处“牿”作动词,指圈禁牲畜以防冲突。
    • 引申至人事,如王夫之《读通鉴论》:“以威牿服群雄”,喻以武力慑服反抗势力。
  2. 词义演变

    清代王筠《说文句读》指出:“凡畜之未调习者,纳之牿中”,强调“牿”作为驯化工具的功能。由此,“牿服”从具体牲畜管理扩展至抽象的社会控制概念。


三、现代语义定位

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牿”为生僻字,但“牿服”仍保留于专业辞书,释义聚焦于:

通过强制约束实现驯服,强调手段与结果的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来源

  1.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清嘉庆刻本)
  2.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
  3. 《尚书正义》(中华书局点校本)
  4. 王筠《说文句读》(中华书局,1988)

网络扩展解释

牿服(gù fú)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圈禁、制伏”,主要用于描述对人或动物的约束与控制。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牿服指通过强制手段限制自由或驯服对象,常见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对牲畜(如牛马)的驯化或对人群的管控。

  2. 文化语境
    该词出自《淮南子·齐俗训》:“浇天下之淳,析天下之朴,牿服马牛以为牢,滑乱万民,以清为浊。”此句通过牿服马牛的比喻,批判过度干预自然与人性,强调社会秩序与自由的辩证关系。

  3. 构词解析

    • 牿:原指绑在牛角上防止顶撞的横木,引申为约束、限制。
    • 服:包含驯服、顺从之意,常用于表达对人或动物的支配行为。
  4. 应用场景
    现代语境中极少使用,但可延伸至对抽象概念的约束,例如“牿服欲望”等文学性表达。

建议进一步查阅《汉语大词典》或《淮南子》原典,以更全面理解其历史语义演变。

别人正在浏览...

百祉坂崄抱头痛哭迸火不惩豺貙丛繁殿邦點注独科花芳春节放教風奔寡孀鬼张鬼智韩卢恒度虎穴得子驾娘教手倢伃瘠卤金陀锦帏基射旧话重提柜柳军鼓开河狂鄙匡戾肋肢两边厢量决奁田买卖梅尧臣磨古貉袖木标沐浴膏泽骿胝评介清遐穷鱼酋醳曲献热轧桑枢甕牖三希堂奢盼适妇仕宦石检释尤綀服讬言稳善衔华佩实效邮